住得更好 挣得更多,住得更好 挣得更多
陵县将两区同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抓手,破解发展用地难题,打造生态亮点社区。目前,全县120个并居点全部启动,已建成社区居住面积49多万平方米,22个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农民住得更好 挣得更多。
突出规划布局,“五线三面”绘蓝图
“搞好两区同建工作,规划是基础、民意是关键、增收是根本。 ”11月10日,陵县新农办主任李立明介绍说,“按照乡镇驻地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总体思路,我们大力实施‘五线三面\’推进战略,实现了乡镇驻地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相促进同发展。 ”
据了解,“五线”即:沿丁庄两湖风景区、县城、神头汉墓群至滋镇北宋社区线,突出文化旅游,规划为旅游风景区;沿陵边路线,突出高科技园区建设,规划为现代宜居区;沿104国道线,突出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为优势产业居住区;沿临南路线,突出民族特色,规划为民族融合居住区;沿德宁路线,突出特色产业和小加工产业,规划为产业联合居住区。
“三面”即:一方面结合县城改造,全力打造配套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万人社区”;一方面结合乡镇驻地的小城镇建设,突出乡镇驻地商业发展,扩大乡镇驻地人口规模,打造8000人以上的大社区;另一方面突出服务群众、方便生活、打造宜居环境,建设田园农村社区。
突出典型带动,“十大样板”树榜样
在丁庄乡薛庄社区,社区居民赵增祥正忙活着给自己新买的两室两厅楼房内部装修。 “我们社区由山东大学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老年公寓、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及商业配套设施齐全,跟城里的居住小区没两样。 ”他高兴地说。
丁庄乡乡长卢清海介绍,薛庄社区总投资3.6亿元,目前一期11栋5层住宅楼已封顶,今年年底可入住440户。依托丰富的淡水资源,该社区规划建设了千亩淡水养殖园,被授予“山东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了冬暖大棚种植线和甘蓝、大田菜种植线,建有大棚200个、小拱棚1200亩,蔬菜批发市场2处。
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陵县确立了后张、芦坊、马厨等十大“两区同建”示范点,全力打造样板工程,示范引领全县两区同建工作。目前,十大重点社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启动户数都在200户以上,建成30多万平方米,搬迁入住3500多户。为破解建设用地难题,该县大力搞好土地整治挖潜,圆满完成了20处窑厂土地整治任务,复垦耕地面积4347亩。同时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制度,增加了年度考核分值,确保了两区同建工作顺利推进。
突出农民增收,两区同建奔小康
见到陵城镇五李社区居民李建升时,他正帮施工队铺设地热管道。 “再有3天这管道就铺好了,俺一家子就到楼上来住,今天冬天再也不用挨冻了。 ”李建升一边干活一边对记者说,“俺要的是三室两厅,146平方米,才14万元。再说社区八成以上的居民都种有西葫芦大棚,一个百米棚年保守收入4万元,3年就可以挣出一栋楼钱! ”
“五李社区的诞生,得益于绿色西葫芦产业。”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天忠介绍说。在县乡政府的帮助下,社区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筹资800多万元新修公路、开挖沟渠,将社区6个村的大棚连成一体,目前已发展到1500个,户均2个,拥有彦如等3个合作社,菜农享受到良种、物资等“六统一”服务,人均年纯收入1.5万元。以五李社区为核心的种植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万亩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主打品种西葫芦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让农民住上楼,更要住得起楼。 ”李立明向记者介绍,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陵县在高标准建设农村社区的同时,全力保障配套产业园区,确保每个社区居民都能就近就业创业。目前,该县规划建设的边临镇木业加工园区、后张纺织产业园区、盐场食品加工园区等5个园区已经初具规模;神头东方朔旅游园区、马厨物流产业园区等也已经制定了初步产业发展规划。
□本报记者 韩超 本报通讯员 刘金伟 夏东升
新闻推荐
在安静悠闲的村落里,人们饲养猪、羊等家畜,有时候带着自制的工具打猎,更多的时候,人们在开垦过的土地上种一些粮食,有水稻、粟米、小麦、大豆……你相信吗?这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乐陵郑店镇尹家古村落的...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