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这些在电视上看到的地质灾害也发生在我们身边,需要加强防范和治理———应对地质灾害,我们该做什么

莱芜日报 2011-08-19 22:46 大字

本报记者 万京华

排查出10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你看,裂开了这么大的缝,吓死人啦,你们给想想办法吧。”8月9日,在莱城区方下镇孟公清,村民王汉英领着记者来到她的后园查看。

这条裂缝宽处已达30多公分,长度达10多米。王汉英说,半年前,这条缝还不大,但这段时间越来越大,“要不是这些树根撑着,早不知裂成多深了。”

而在这条裂缝的不远处,就是岩溶塌陷而成的两个大坑。

方下镇耿公清、孟公清、张公清三个村地质构造复杂,极易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而且地质灾害易发区上面大部分是民宅,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出现新的灾情,累计有60余户宅基地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过专家分析评估,位于高易发区的有180多户,中易发区的有70多户,低易发区的有150多户。

不独方下镇,在大王庄镇、寨里镇、辛庄镇都发现岩溶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2010年,莱芜市共发生13起地质灾害,其中岩溶塌陷12起。而汛期雨水增多,又使地质灾害进入高发季节。

6月24日,市政府印发了《莱芜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划定了10处市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并将莱城区方下镇公清一带岩溶塌陷区、牛泉镇西泉河村岩溶塌陷区、茶业口镇船厂村至雪野镇东栾宫村一带泥(渣)石流及崩塌灾害区、寨里镇后枯河-大王庄镇孤山一带岩溶塌陷区等4处列为特别重点防范区。

410万元防治地质灾害

高庄街道谭家楼村有一道坡由于多年开挖,形成滑坡危岩体,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现在,一道百米左右的挡土墙挡住了这面大坡,基本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

口镇秃尼山,施工单位也已垒砌挡土墙。治理后的秃尼山不仅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还将成为一处游园。

为搞好地质灾害治理,莱芜市争取资金410万元开展了9处重点地质灾害区防治工作。

去年,莱芜市还对绿凡崖村崩塌灾害区进行了治理。同时,委托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编制的《山东省莱芜市茶业口镇船厂地区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准。在治理高庄街道办事处南十里河、田家庄采石场过程中,施工单位在两处治理点共削坡、清理碎石0.5万方,浆砌排水渠350米、挡土墙435米,回填种植土1.2万方,爆破危岩体1500方。目前两个治理现场均达到耕种条件,对采石面种植了爬山虎进行遮挡,田家庄采石场还在挡土墙前缘覆土种植了树木。

今年发放260余份避险明白卡

地质灾害有不可预见性,治防并举是关键。

对岩溶塌陷,首要的是避让。结合增减挂钩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在耿公清、张公清规划了集中居住区,现已基本完成,既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也有效避让了地质灾害。

但很多应该搬迁的居民并不愿意搬迁到集中居住区,王汉英说:“那里离俺庄那么远,种地什么的都不方便。”

对莱芜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国土局调研员亓鲁说,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莱芜市编制了《莱芜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对10处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实行领导包点责任制,健全预防预警机制,确保出现险情能迅速启动预案。并成立了市、区、镇、村4级涉及220余人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对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定期巡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拉网式大排查,今年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向镇政府发放地质灾害检查问题告知书、向有关村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向村民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共发放260余份,提高了群众防灾和避灾能力。莱芜市还投入资金6万余元,为地质灾害应急队购置强光手电11个、编织袋2000条、手持扩音喇叭2个、手持GPS两部等专用物资。

亓鲁说,下一步,莱芜市将全面加快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居民搬迁进度,扎实推进全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推进“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和“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到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人员联系到位;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的“五到位”工作,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推荐

努力建设旅游特色镇

加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承载服务能力;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北岸新镇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打造旅游特色新城;依托山水优...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