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活动有大院 学习有书屋 健身有广场 连年有好戏钢城区农村文化建设惠百姓

莱芜日报 2010-11-26 00:00 大字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进 通讯员李海波)11月23日,刚刚唱完七天大戏的钢城区疃里社区,又收到了文化部门赠送的1000多本图书及电子读物。看着布满各类健身器材的健身广场,村民们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活动有大院,学习有书屋,健身有广场,时不时还送戏下乡,老百姓的日子确实越过越有滋味了。”

近年来,钢城区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区宣传文化部门也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使全区农村文化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

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该区逐步建立完善了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钢城区宣传文化中心,建设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全了各项配套设施。今年区图书馆还配备了价值156万元、容量1TB的数字图书资源,初步完成了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任务,先后荣获文化部评选的“一级图书馆”和“山东省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荣誉称号。2008年,在全区五个镇(街道)全部建立了集图书阅览、艺术培训、信息共享、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使钢城区成为全省首批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县市区之一。去年又在全区组织实施了农村文化“十百千”工程,即建设10个文化典型村、100个农村文化大院、1000个农村文化示范户,通过农村文化“十百千”工程的实施,达到了城市带农村、干部帮农户、文化进农家的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水平,今年在全区组织实施了农村文化“双百”工程,即建设完善100个农村文化大院、送100场戏曲下乡,目前“双百”工程已顺利完成。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钢城区坚持在政策、资金、机制三项保障措施上下功夫,从2008年起设立了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鼓励各类文体事业的发展。对按标准建设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和农民健身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扶持。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和运营中,充分发挥各镇(街道)的主导作用,加大文体事业财政投入力度,坚持增长幅度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有效地保障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体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正常运转。

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坚持每年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庆祝活动,每年都要举办春节联欢文艺晚会、广场文化艺术展、书画作品展、综合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2008年以来,共举办文化活动40余场次,做到了“一月一场”大型文化活动。先后开展了“送戏下乡”、“书画下乡”、“科技下乡”等一系列文化下乡活动,今年,又在全区开展了百场戏曲下乡活动,聘请莱芜梆子剧团在全区送戏下乡100场。他们还大力扶持群众自办文化,辛庄镇下陈村蟠龙梆子剧团作为一个群众自发形成的农民庄户剧团,将文化站、文化大院作为创作和排练的阵地,自编自演的《养个儿子不成器》、《嘻嘻哈哈过大年》等多部戏曲、电视短剧,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还自筹资金连续举办了两届农民歌手大奖赛,展示了钢城区广大农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眼下正是农闲时节,也是搞群众文化活动的好时机,从11月上旬开始,全区组织开展了农村庄户剧团展演,全区12个农村庄户剧团参加演出,从蟠龙梆子剧团的《王小赶脚》到西当峪村的莱芜梆子《对松山》,从颜庄村花鼓锣子表演到艳阳天舞蹈队的舞蹈表演,尽管演技水平不是很高,但台上台下却看得津津有味。据介绍,像庄户剧团展演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在钢城区是一年到头不间断。从年初的元宵晚会、民间艺术表演到炎炎夏日的消夏文艺晚会,从春季的农民体育赛事到秋季的农民书画展览,还有每村一月一场的电影放映和连续不断的送戏下乡,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得异常红火。

又是岁末,钢城区明年的农村文化建设将好戏连台。钢城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局长张学波介绍说,明年将在全区着力抓好20个农村文化中心村(社区)建设,扶持发展10个农村庄户剧团,以文化中心村建设辐射带动全区农村文化建设,以庄户剧团的发展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新闻推荐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访谈努力实现农高区跨越式发展——— 访农高区管委会主任 桑红军

本报记者 沈孝东“项目是农高区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把项目引进作为增强农高区发展后劲的突破点,充分发挥农高区的资源和载体优势,利用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力加快现代农业和涉农工业的发展,真正让...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