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把准“安全发展”的脉搏 ——访市煤炭局局长刘启同

菏泽日报 2010-03-03 11:14 大字

开栏的话:

“煤电化工基地”作为菏泽市“四大基地一大产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菏泽在实现“四个发展”、开创美好未来宏伟进程中的一盏明灯,是方向,也是希望。

菏泽市煤炭管理局一班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努力构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加快煤炭资源生产建设,优化煤炭深加工产业,各项工作呈现出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从今天开始,本报将开通“‘四个发展\’看煤炭”系列报道栏目,以全面展示成绩,客观总结经验,科学引领发展。

记者:众所周知,菏泽煤炭开采的难度大,安全压力更大。请问刘局长,这些“压力”源自哪些方面?

刘启同:复杂的地质条件决定了菏泽煤炭开采的难度,如果用“五毒”(水、火、瓦斯、煤尘、冒顶)俱全来描述煤矿安全压力的话,那么菏泽的煤矿安全压力还要再加“两毒”,即冲击地压和高温热害。尤以出水量大和高温为甚。龙固、郭屯、郓城等煤矿都受大出水量的威胁,龙固煤矿最大出水量曾达到每小时2000方。目前,全省有200多对矿井,其中千米深矿井就有17对。菏泽煤矿建井都在千米左右,随着开采进度延伸,深度最大的矿井将在菏泽。井深带来了热害,矿井每下降100米,温度升高3-5°C。如龙固矿井井下温度达到50°C,湿度97%以上。井下就是名副其实的“桑拿房”,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要说工作,就是待上几个小时常人也受不了。巨野煤田做为华东地区最后一块优质整装煤田之所以到现在才开发建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克服表土层厚、地温高、地压大等难题。

可以说,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压力在山东,而山东的压力在菏泽。

记者:面对这样的安全压力,为什么还要开发煤炭资源,要实现煤炭高效、安全开发的信心从何而来?

刘启同:煤炭开发是菏泽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事关菏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局,也关系全省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其意义十分重大。然而,煤炭开发必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开发、绿色开发、又好又快开发。

确保安全的信心来自于科技。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困扰巨野煤田开采的一系列难题被克服,很多国际先进技术在巨野煤田建设中有了用武之地。如龙固煤矿就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即:穿过表土层厚度世界第一,钻井法施工井筒深度世界第一,冻结法施工井筒深度世界第一、井壁强度世界第一。龙固主井近600米钻井法井壁结构及工艺研究,获得2005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成为仅有的两个特等奖之一。科技进步为菏泽煤田安全开采带来了信心。

确保安全的信心来自于实力。安全安全,无人则安,只有实现装备的现代化,加大科技投入,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才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出路。这就要依靠实力。为此,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高煤炭开发的准入门槛,菏泽市境内煤矿企业全部是国内知名大型企业,采用的都是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代化程度较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记者:2009年煤炭开发的安全生产形势如何?

刘启同:2009年,市煤炭局作为煤矿生产的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始终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把准“安全生产”的脉搏,保证了煤炭开发沿着“本质安全”的轨道行进,杜绝了重大事故发生,遏制了零星事故发生。

2009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89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即每生产一百万吨原煤的死亡人数,是表征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参数)。而菏泽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其中,彭庄煤矿连续安全生产2146天,实现了从建井到现在的连续安全生产,被授予全省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和山东省安全程度评估“AAA”级矿井称号。

记者:取得这些成绩有哪些具体的措施保障?

刘启同:总体可以归纳为组织与制度并重,培训与检查并举。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和完善制度建设。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煤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布置工作。市煤炭局也及时调整充实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了安全监管力量。同时,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建立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并与各煤矿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和检查力度。2009年,聘请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对市县级煤炭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并进行了演习练兵,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安全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全力打好春夏秋冬“四大战役”、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开展了百日会战、百日安全的“双百”行动等,先后抽调专家80多人次深入生产一线,查出各种安全隐患275条,提出建议98条,全部整改到位。

记者:怎么看待取得的“成绩”?

刘启同: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强调煤炭安全生产要谨记八个字:慎言成绩,警钟长鸣!这八个字看似虚无,其实是最重要、最宝贵的经验。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或者迷失于“成绩”之间,不知思变进取而导致祸患;或者疏忽于“大意”之间,不知蚁穴溃堤而导致灾难。

过去的“成绩”越大意味着现在“保持”的压力就越大。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证明了我们过去的一系列措施是可行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煤炭安全生产的“脉搏”会始终随着煤炭开发的“速度”保持同样的律动。

总之,2009年取得的安全生产监管的成绩只代表过去,2010年以及今后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还要“警钟长鸣”!

记者 李强

新闻推荐

山东尚舜化工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

...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