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山上望超然
清波几道映海曲,小楼八角有书声。
隆冬时节,日照文艺评论家协会在香店河畔的八角楼上举行了第一次读书会,主讲人为独立作家、中国苏东坡研究专家、浙江日报社著名记者王文正,主讲书目则是他倾心五年、行程数万里精撰而成的描写苏轼一生人文地图的《不合时宜》。
王文正开始了解或者说是热爱苏东坡是因为儿时与父亲的一次“车祸”。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年幼的王文正沿着村边的涓河去赶集,雨后的涓河,水流浩大,让饱读诗书的父亲不禁诗兴大发,声情并茂地给王文正吟诵起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因为父亲太过投入地挥动手臂,加之沿河小路颠簸不平,自行车一时失控,父子俩栽倒到路边的沙土中。那以后的他,从一首词,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也开始了解并欣赏苏东坡。
王文正出生在五莲县马耳山北的一个寂寂无名的小村子,两千多年前,这片地处鲁东南山地与丘陵交错的土地是强大齐国的领地,齐长城至今还隐没在故乡起伏的丘陵山地之间。他无数次举首可见的马耳山,9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流传千古的诗人——— 苏东坡,在超然台上也无数次眺望过。
对于苏轼,我自幼无比敬仰和热爱的,除了语文课本上出现的苏轼的古诗词,但凡在我阅读涉猎范围内出现的苏轼的诗词,我都要抄写读背。尽管近年来也曾有意了解学习过苏轼,但都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边听着王文正老师讲解,边翻阅刚刚拿到手的这本《不合时宜》,我被书中的描述方式和表达深深吸引,仿佛即将要面对一位倾慕已久却从未谋面的传奇人物。
休对故人思故国。宋朝时,密州州治就是现在的诸城市,而当时的密州所辖大致是现在的诸城、安丘、胶州、黄岛、莒南及日照市全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东坡与日照也曾有过很密切的渊源,我也就格外能够体会王文正先生在深入了解了苏东坡后回到小村子再次登临马耳山时的慨叹了。因我也曾数次登顶马耳山,试着眺望北方,寻找超然台。
马耳山位于诸城与五莲交界处,主峰海拔706米,为鲁东南海拔最高,因主峰二巨石并举,远望状如马耳,故名。苏轼的《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有诗云:“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那夜的雪一定很大,冬雪中的密州也定是寒冷难耐。清晨苏轼扫了台上的积雪,四望皆莽莽,唯有远处的马耳山双峰屹立,不染霜雪。那是一位孤独的诗人在风雪之中感怀民生之维艰所发出的喟叹。“苏轼三进马耳山”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让我们在“诗人”之外看到了一位亲民勤政的地方官。
在马耳山东南方有一个叫墙夼村的小村子,那里有一处宿营地,经常有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此宿营。从宿营地出发沿着山坡悠缓的上升高度,穿越悠长而茂密的山野,在松树林听松涛阵阵,在灌木林赏霜叶缤纷,在茅草如坪的山坡看银白色的草蓬摇曳成海……差不多跋涉十几里这样的缓慢上升的山路就能到达到马耳双峰脚下。每每远望,双尖在连绵起伏的群峰之上卓然而立,略显几分小巧可爱,但近得前来,却见双峰兀立拔地而起。徒手攀之,艰难而上。峰顶可容身之地很是狭小,伫立在其上,风从四面八方涌来,令人摇摇欲坠。我不知道近千年前那个旷世才子是否也登临过此峰顶,但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所云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群马奔驰而过所席卷的山岗也许就是马耳山悠缓的长坡,而酒酣气壮之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豪气干云之地也许正是在马耳双峰之上。
从峰顶四望,可见天地苍莽开阔,良田阡陌,村落井然,而雄风呼啸过耳,丛林起伏浩荡,万木撼动,当真令人有荡胸生层云的阔达,犹能感知一二当年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胸中陡生豪迈。
苏轼不知道,千年以来,马耳山因他的诗词有了别样的意蕴;而我们也无从想象那个生于变革动荡时期的饱学之士,在无数次眺望马耳山时内心的彷徨或者释然。也许默然伫立的马耳山一定是给了他很多的启示,让一个“不合时宜”的诗人在艰难时世中诗意而坚强地前行。
新闻推荐
董伟伟严冬已来,大雪尚远,只因一本书,一棵树,让我再次走进这座与我毫无瓜葛的小山村,走进这个村庄的时光深处。这里有岁月...
五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