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色的记忆

黄海晨报 2018-10-29 09:26 大字

任萍萍

老家的小村,在一片平原洼地里。儿时的记忆中,房前屋后,绕村四周,都是绿油油的田地。放眼望去,除了绿色,还是绿色。

印象最深的,是春天的雨季。晨光朦胧中,沐着蒙蒙细雨,父亲开着拖拉机,拉着我和妹妹,到离家很远的地里给麦苗施肥。“突突”的轰鸣声中,我迷迷糊糊地瞪着睡不醒的双眼,欣赏着这无边的绿色。春风里裹挟着泥土的清新,迎面扑来,有时眼前会闪过一片绯红或者一方金黄——— 那是大片返青的麦田中盛开的桃花和油菜花。温暖的春天从湿润的南方走来,开始用生命的原色装饰这片土地了。

道路两旁晃过一排排笔直挺立的青杨绿柳,那枝叶被雨水洗得油光鲜亮,绿得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成对的燕子翻飞着掠过雾气腾腾的麦田,用它黑色灵巧的剪刀,裁出密密麻麻的雨丝……

淅淅沥沥的春雨中,农人们戴着草帽,正在麦田里抡着胳膊抛撒化肥。春雨来得正赶农时,家家户户在这无边的绿色里忙活着农事。

不善言谈的父亲,是典型的淳朴的农民。他既不是诗人,也不是游客,无意这迷人的春景,也无心观赏这撩拨人的飞红流绿。劳作间歇,他坐在田间的地头上,一边抽着烟,一边静静地望着眼前这绿色无边的麦田,满眼里好像已是麦浪翻滚的丰收五月……

这美好的画面,永远定格在家乡那片肥沃的绿野里。

在村东头的田地里,金黄的麦子收割完后,疏疏落落的田野里,又长出了第二茬栽种的庄稼。多是挺拔的玉米高粱,它们在夏季丰沛雨水的滋润下,拼命地往上窜。父亲每年都会在这片泥土里,种下一大片西瓜,随着麦收结束,圆滚滚的西瓜就开始慢慢涨圆。这是粮食外,家里另一处经济来源。父亲是侍弄庄稼的好手,每棵瓜秧分了几个叉,挂了几朵花,结了几个瓜,他都一清二楚。不分白天黑夜,尽心侍弄着这片瓜田,因为这是孩子们学费书费。在那个经济欠发达的年代里,搞点经济作物,就是最好的收入保障。所以,收获的季节里,满地西瓜,滚圆油绿,带给全家人的是幸福的甜蜜。

隔着瓜地望过去,要么是一片正在拔节的葱翠甘蔗,要么是绿得浓郁的青椒,大大小小地挂满了枝桠,或是片花生,或是藤蔓横生的另一片瓜地……

这片绿色,是一村人家家户户的希望。

20多年的光阴,在牵牵绊绊的记忆里,悄悄地消失了。

村子里的麦地也变成了海棠花田。因为劳动力缺少,在村操持农活的多是60岁左右的老人,于是这片记忆里的绿色,随着土地流转的政策,变成了林木基地,栽培了上万株的海棠,这个小小的村落,就变成了花海中的“方舟”。

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海棠花开了。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成了花海。白色的娇娆成云霞,一排排的树上远望好似托起的华盖。粉的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在枝头跳跃摇摆。

娇艳动人的各色海棠,随着春风摇曳成迷人的花浪。有人说,海棠花无香,它怕人闻出它的心事,可是这醉人的芳香是怎么回事?香味袅袅娜娜,弥漫在空气中,整个小村子都是花香。

明媚的春光里,置身在这片艳丽翻滚的海棠花海,被这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魅惑着。眼望四周,一条条整洁宽敞的村村通硬化道路,四通八达。一棵棵从花田里挖出的成型的海棠树已被包裹装车,准备运往新的地方去安营扎寨。

拨弄了一辈子泥土块的父母,随着年纪变老,身体也大不如前,土地被流转了,他们也搬离了这个绿色的村子,住进了孩子们给买的新楼房里。可对土地的那深厚的情感是怎么也隔不断的,每周都会自己开着老年车走60多里路回村去看看,在曾经的自留地前站一站,在熟悉的乡间土路上走一走,再扯几把艾草,挖几棵野菜,回味熟悉的泥土的芳香。

我也经常随他们回去,四处走走瞧瞧,只有双脚踏在这片土地上时,心里才是最踏实的。我想,这就是父母常回来的原因吧。

家乡那片绿色的土地上,现今已褪去嫩绿鹅黄,正在姹紫嫣红中变成了春天的一片繁荣。

(作者单位:五莲县实验小学)

新闻推荐

五莲将建一所民办学校 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站式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隋言晨)10月23日,日照天立学校项目签约仪式在五莲县白鹭湾小镇举行。据了解,日照天立学校位于日照市市北经济...

五莲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