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出一片新天地 ——五莲县多措并举引导畜禽养殖户转产,实现退养不退业、关停不减收
本报通讯员 宋瑞英
走进位于中至镇吴家官庄村村西的赵纪龙养殖场,赵纪龙正在喂养蝎子。原来这里是一个猪场,存栏300多头。现在,其中一个棚转产养蝎子,数量达到25万只。
“养蝎子每天只需投料喂养一次,一两个人就能打理,比养猪更省时省力。利益也很丰厚,按现在的规模,400个蝎窝最多可养80万只,按最低成活率和当前行情,年最低可收入60余万元,效益高出许多倍。”赵纪龙高兴地说。
今年,五莲县开始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整治,按照《五莲县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禁养区内禁止一切形式的养殖。
怎样让畜禽养殖户顺利实现退养不退业、转产转型,是检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久效果的关键。五莲县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整治工作伊始,就把禁养区内的养殖户转产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在做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推介转产新路,帮助农民找到新的出路,发展新的产业,确保收入不减少,养殖污染整治见成效。
如何转产?7月4日,五莲县组织召开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确定了转产方向,对乡镇分管领导现场进行了培训,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补充通知》,对不属于违法建设,并进行转产的养殖户进行补贴,尽量减少养殖户的损失。重点选择、推介了蝎子养殖、葡萄种植、鲜切花种植等切合实际、适合转产的模式,助推养殖户转产。
各乡镇(街道)也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扶持养殖户转产,寻找致富新路子。组织外出实地观摩,学习转产成功经验。石场乡党委组织到河北、北京考察栗蘑种植。引导成立蔬菜、养蚕、蘑菇等专业合作社、协会,带动养殖场户转产。于里镇党委成立蘑菇种植协会,组织养殖大户到泰安、黄岛等地实地学习食用菌种植经验,养殖场户转产后种植的蘑菇长势良好。与养殖场户算好成本账、收入账、生态账“三笔账”,引导农民积极主动进行转产。据统计,全县共组织养殖户外出观摩学习65次,2200人(次),成立合作社、协会24家。
为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转产模式、解决转产中的技术难题及产品销路等,农业、畜牧等部门及时跟上指导、服务,帮助养殖户牵线搭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顺利转产、实现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共组织培训262次,培训6200人(次)。
政策引导、技术扶持,有力地促进了退养户转产转业。2010年,生家官庄岳超玉、刘吉文、王贤臣分别建设鸡棚养鸡,年约收入5万元。今年7月份,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这几个养殖户外出考察学习转产经验,将养鸡棚改为茄子种植棚,转产后,每个大棚年可收入6万余元,既改善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目前,中至镇的蝎子养殖、汪湖镇的茄子种植、于里镇的蘑菇种植、叩官镇的葡萄种植等都已初具规模。全县引进转产项目15个,转产的养殖户达到231户,涉及蝎子、蔬菜、食用菌、水果等领域。
新闻推荐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冯秀娟)近日,五莲县财政安排资金338.61万元,为124名来五莲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和房租补贴。2016年至今,五莲县财政共计安排资金435.87万元为132名来该县就业、创业高校...
五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