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村念活生态环保经

日照日报 2012-07-28 22:41 大字

本报记者 刘江雪

顺着五莲县潮河镇林泉村的主干道一路看过去,房屋井然有序,街道清爽整洁,绿化带里的花草生机勃勃,处处显现着文明、清洁的气息。

地处市北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的林泉村,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2004年秋,该村开始新农村建设规划时,便将目标定位为“建设全市一流社区”。“一流,不仅是指村里的建筑、设施要一流,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得一流。”该村党支部书记贾昌友介绍,“新建一个社区不难,难在建立长效机制来保持它的整洁和文明。”

该村在规划之初,便为污水处理站和垃圾投放点找好了位置,成为全市为数不多的拥有污水处理站的社区。“设计之初,我们就将雨污分流纳入规划建设,使地下排水管网一步到位,生活污水全部汇集到这里。”站在污水处理站旁,贾昌友告诉记者,“这6个发酵罐,占地400平方米,处理我们村的污水绰绰有余,而且处理质量随时接受检测。”

不仅如此,该村还投资3万余元购买了110多个垃圾箱,安放在村内各条主要街道,解决了垃圾点不固定的问题,专门固定3辆垃圾运输车,配备清洁人员负责垃圾的日清日运,并组织老党员成立保洁小队,对街道卫生进行全天候管护。

在保洁队成员贾昌顺看来,整洁的环境可以促进村民自觉保护意识的养成:“以前大家不在乎,现在再忙也没人将秸秆拉到街上或家里了”。“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入箱成为村民的一种自觉。

这样的村在日照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在岚山区安东卫街道义和村,记者看到,一片片统一粉刷成黄色的二层小楼边上,街道清洁一新。每家每户的排水、排污管道直通处理厂。17万元的投入,保证了平房及楼区住户改水改厕工程的顺利完成,实现了农村公厕无害化。

记者感言:环保,理念要先行,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各企业单位,更适用于乡村社区建设。在农村,生态、环保、节能理念的普及和推广尤为重要。而这种理念的传达和灌输,不仅要靠宣讲,更要靠大环境的影响和带动。理念有了,措施到位,才能让群众体会到生态环保的益处,自觉参与的意识才会逐步形成。 

新闻推荐

五莲发力项目招引加速发展“引擎”

本报讯(记者 曹伟 通讯员 李维江 李绪业)投资16.8亿元的6万吨动植物蛋白纤维、投资10亿元的格莱特市北新城等一批过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华润风电、国电一期、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等一批在建大项目进展顺...

五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