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莘莘学子入校园 寒门子女梦成真 五莲: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东港:21名贫困残疾大学生喜领助学金

日照日报 2011-09-01 18:1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曹伟 通讯员 李维江 李绪业)家住五莲县石场乡农村的王媛媛,父母双亡,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今年高考,她以663分的高分被南京大学录取,就在祖孙俩为学费东取西借、求助无门的时候,8月19日,县计生局为她送来了2000元的“生育关怀助学金”,8月24日,县慈善总会又向她发放了3000元的“五征助学金”。

“感谢‘五征助学金\’和‘生育关怀助学金\’,帮我圆了大学梦。”拿着“雪中送炭”的救助金,王媛媛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新学期开学在即,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该县建立多元帮困救助长效机制,组织文明办、民政、总工会、计生、妇联、残联等部门,统筹开展“关爱”工程、金秋助学、春蕾计划、惠残助学、慈善助学等系列关爱帮扶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救助,让“爱心”温暖每一位寒门学子。至目前,全县已发放各类助学金100多万元,帮扶资助贫困学生800多人。

由县文明办牵头,组织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工程,设立“关爱”基金,面向社会发出“关爱”基金募集倡议,共募集关爱基金105万元。建立困难未成年人档案,组织集中发放活动3次帮扶291人,个别捐助重大疾病未成年人9人,共发放“关爱”基金38.2万元。

五征集团于2009年设立1000万元的“五征慈善专项基金”,县慈善总会每年将基金利息用于慈善助学。今年,县慈善总会从各学校筛选出332名品学兼优、急需救助的贫困学生,按照大学新生每人救助3000元、高中生每人救助1000元、初中和小学生每人救助500元的标准,实施救助帮扶,(下转A3版)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刘惠)“要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俺外孙女早就上不起学了!感谢党!感谢政府!”8月31日上午,在东港区“残疾人民生保障工程”惠残助学项目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小张71岁的姥姥不停地抹着眼角。

仪式在区残联会议室里举行,小小的会议室里,充盈着一股股爱的暖流。今年,市区共投入11万元,对全区21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及低保残疾家庭的学生,分别按中专1000元、大专2000元、本科3000元的标准进行了资助。

小张是陈疃镇人,她6岁时父亲因故去世了,母亲经受不了打击,患病走失,至今未归,她从小由姥姥、姥爷抚养长大。但姥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家里一分土地也没有,就靠每月50元的库区移民补贴勉强维持生存。

即便如此,凭借自己的努力,小张仍然考上了市高级技工学校。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姥姥先是高兴地笑了,接着又愁得哭了,家里实在太穷了,供不起孩子上学啊!姥姥和孩子商量能不能不上学了,找个活干吧,小张无奈地点点头,祖孙俩哭成了一团。

就在这当口,区残联通知她领取2000元助学金,这让全家人喜出望外,“有了这些钱,孩子上学就有着落了。”

即将进入长春大学按摩专业学习的小庄是今年受资助的残疾学生中唯一一个考上本科院校的。患有肢体4级伤残的他,从未因身体原因放弃对学业的追求,虽然家庭一直不富裕,但父母却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小庄虽然残疾,就一直坚持上学,并在今年被录取。

受助残疾贫困生的家长纷纷表示,救助金虽然不能解决家庭根本性的贫困问题,但是能给整个家庭都带来温暖,让他们坚定了负重前行的信心。

近年来,东港区一直把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使考上大学的贫困残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该区对残疾学生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并从2008年起,积极争取上级残联和民政部门支持,先后救助16名考入大学的残疾学生,今年又首次将残疾家庭学生纳入救助范围。 

新闻推荐

点击放大月日市农机局在五莲县召开芋头机械化收获现场

9月2日,市农机局在五莲县召开芋头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会。这是近期举办的第三场现场演示会,来自全市农机大户、各乡镇农机推广站长、农民代表观摩了花生...

五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