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昔日“粮仓”精彩转身 ——— 汪湖镇发展高效农业“土里刨金”

日照日报 2011-08-13 00:25 大字

本报通讯员 王涛 王伟

8000亩土地实现“零震荡”流转,农业现代化企业发展到7家,昔日的“五莲粮仓”里,菜园、果园、苗圃成为农民增收新的产业支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五莲县汪湖镇演绎了一出发展现代农业“土里刨金”的好戏。

唤醒沉睡中的土地

拥有5.2万亩耕地的汪湖镇素有“五莲粮仓”的美誉。近几年,曾经固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衣食无忧的汪湖人猛然发觉:周边乡镇抓招商、调结构纷纷打开了致富之门,而自己却守着一片好地换不来钱!

怎样在土地里刨出“金元宝”?去年以来,该镇深入开展“周边大发展,汪湖怎么办”大讨论,组织镇村干部到寿光、诸城等地学习取经,在对比反思中达成共识:沉睡千年黄土地,只有播下现代农业的种子才能收获大效益!

立足自身条件,该镇将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放在了蔬菜、苗木等高效经济作物上。但发展高效农业,必须要通过土地流转打造规模优势,必须得有高投入。不少群众思想上转不过弯,少数镇村干部也产生了顾虑。面对争议,镇党委、政府召开各个层面的动员会,通过算账对比、发放明白纸、进村入户宣讲等方式,解疑释惑、统一思想,争取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土地流转“三票”制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土地流转是个绕不过的坎儿。汪湖镇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利益,探索实行了土地流转“三票”制。

“票询”村民意见。对需要流转的土地,镇里统一印制征求意见票,组织干部分组入户征询群众意见。村“两委”汇集整理村民意见后,进行集中解释答复,并优化调整方案。

“票决”建设项目。调整后的方案报镇审查后,由村里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投票表决,获得应到会人员半数以上赞成的付诸实施,否则停止实施或暂缓实施。

“票达”项目实施。票决结果面向村民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流转双方在镇土地流转中心指导下签订正式流转合同。实施过程中定期以书面形式向群众通报进度、听取建议,并组织群众代表对执行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促进项目健康推进。

“三票”制的实施,给群众以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了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8000多亩,签订土地流转规范性合同文本1673份,未出现一例因土地流转而产生的信访案件。

知与行相统一

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不易,把新决策落到实处更不容易。

该镇制定出台考核奖惩办法,对重点工作线、村庄工作实行季度观摩,现场评议,奖优罚劣,去年以来因工作推进不力,先后有4名支部书记被降职、12人被免职。

同时,镇里还建立镇村干部关怀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持久动力。为建设蔬菜基地,镇领导三赴寿光拜访王乐义,前两次都因为其它原因没见上。第三次,被镇领导诚意打动的王乐义挂着吊瓶接待了他们,最终促成了乐义百家蔬菜基地落户汪湖。

对农民来说,蔬菜大棚投入巨大,如何保障农民利益?镇里寻求市县气象局和移动公司的支持建起了气象服务站,天气气象可随时通过电话、短信告知群众;在治安防范上,组织大棚种植户实施“同业联防”,并安排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领派出所民警开展夜间巡逻。着眼提供技术保障,镇里先后举办培训班135期、发放技术明白纸5万余份,并高薪从三元朱村聘请了一位技术员,为农民进行全天候技术服务。

政府的精心呵护,换来了全镇农业结构调整的丰硕成果:蔬菜大棚发展到6000亩、花卉苗木6000亩、桑果10000亩、黄烟10000亩……

7月初,该镇主动出击,在潍坊、诸城、日照等地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现代农业招商启事,目前已收到投资意向信息50多条。 

新闻推荐

户部乡两项督查促“三力”建设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郑伟)户部乡在“三力”建设活动中,以督查重点工作和干部作风为突破口,以查促改,以改促发展,使“三力”建设不走过场。重点工作督查,将招商引资、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开发列...

五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