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安日照”带来幸福民生 ——— 代表委员热议日照市社会治安越来越好

日照日报 2010-01-14 03:21 大字

本报记者 王美莹

群众安全感的提升不仅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而且是体现民生质量的重要指数,直接关系一个地方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乃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在今年的“两会”上,社会治安,也同样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积极构建实施以’五张防控网\’为载体的‘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一,日照市被中央综治委表彰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社会治安”方面的阐述,引起广大代表、委员的热烈讨论。“日照市公安机关近年来推出的各项举措,招招都有针对性,件件与群众的安全感相关。广大民警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安全二字得来不易。”来自五莲县洪凝镇的代表安茂伟畅谈了自己听取报告后的真切感受,当了14年大尧村支部书记的他,对近年来社会治安环境的明显好转深有感触。

近年来,市公安局有效整合警力资源,不断挖掘现有潜力,破解警力不足难题,以最小的行政成本实现最大的警务效能,构建起全警参与“合成化”严打整治、巡逻防控等新机制,使各警种实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明显提升。2007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公开和便衣巡逻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200余名、破案3000余起,其中有210余名犯罪嫌疑人在预谋作案时就被抓获。2007年以来新登记暂住人口48.4万人,注销23万多人。2007年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0.1%、“两抢”等街面违法犯罪同比下降40%以上,2008年又同比下降18.7%和33.8%,2009年1至11月份在此基础上又同比下降16.2%和16%。公安民警在流血流汗中付出的艰辛劳动在港城大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全市日益呈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在2009年底山东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全省公安机关公安工作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日照市公安局位居全省第一;在日照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2009年度各区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调查中,各区县社会治安状况群众满意度均位居区县各项指标第一。”来自基层政法部门的代表马先务说起这些“第一”总是倍感自豪。同时,作为一名政法系统的代表,他还向记者道出了全市公安民警共同的心声:“合成化警务”的目的是让老百姓感到安全,群众的呼声和期待就是公安工作的着力点。

“社会治安是重要的投资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姜卫东认为,社会治安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日照市社会治安形势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有了这样安定的社会环境,企业得以实现跨越发展。以五征集团为例,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一举进入全国行业前8位,……,这些成绩与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分不开的。有这样的公安队伍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社会治安好不好,群众有没有安全感,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如今,走在大街上,不必再担心肩上的包被‘飞车贼\’抢夺。社会治安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市民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许许多多的市民和代表委员们都有着同样的幸福感。“群众满意就是对这项探索的最高奖赏。”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许传江认为,市公安机关“合成化”的警务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公安现有警力对社会治安管控的整体效能,增强打击犯罪、保护群众的力度。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提升‘五网\’防控及‘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加强“平安日照”建设的阐述,许传江等代表们说,他们对今后社会治安环境更加充满了信心。

安定的社会环境同样也得到了来玉珍、杨静静等政协委员的赞扬,她们一致认为,去年,日照市平安建设得到整体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这充分体现了全体公安民警的艰辛付出,同时,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在赞誉的同时,代表和委员们也表达了与广大人民群众同样的心声:公安机关要继续加大力度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日照长治久安,让百姓永享太平。 

新闻推荐

省检查组来日照市检查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1月21日至22日,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领导小组检查组一行6人,在省农业厅副厅长冯继康的带领下,对日照市2009年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副市长孙雨陪同检...

五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莲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