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缘青龙村

宜宾日报 2022-03-28 23:30 大字

□蔡友福

站在望瀛门外的风雨亭,便落眼不远处一片青葱的竹林。近千米长的竹林屏障,恰似一条巨型苍龙,欲驾长风腾飞,栩栩如生。日照下,散卷低垂的茎端竹颠枝梢,如鳞光闪耀。

本地人,无不惊叹这巧夺天工的自然之形,别具匠心的原生之态。外地客,无不举赞修篁幽美静,堤沿养茏葱。翠绘屏风画,竹雄势似龙。

说来也巧,这片竹,就生长在名叫青龙村的土地上,临江,面南。竹龙与青龙村结缘,联袂成趣,并且又与唐代诗人岑参登游讲学的龙腾山毗邻,成为当地人口传得意的景点。

青龙村地处东门沱江畔,这里,土壤潮湿、空气润泽,适宜竹的生长。这片竹,虽然无意成龙,青龙村却有心栽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村就引进外乡的牛儿竹、慈竹、大小硬头黄竹、天竹等,寒竹不嫌己卑,也跻身其中。种植江岸上,固堤护坝,发展经济作物。几十年后的竹,幽居于此,已根深茎壮,枝茂叶盛。竹平均高度二三十米,遮天盖地,斜坡高坎,幽邃景深。一年四季,朝气蓬勃。虽然不及山间丛生的大竹箐,这里,也能一饱对竹的眼福。

若要亲近,只经过小桥流水,就可以抵达。信步于风雨竹廊一般静谧的竹林,让你一下子感觉空气新鲜,感受天然氧吧,在深度呼吸中,闭目,怡然自得,不由自主吟出“慈竹参天笼雨露,桄榔拔地入云霞”,而且“疏影暗色藏鸟迹”,不见林中鸟,但闻鸟语声,多多少少会赞许这里的生态环境。虽然这里无园林中的竹亭、竹榭、竹楼、竹台,但置身于林,亲身体验荟萃的竹形之态、竹色之景、竹声之音,自然生出雅趣豪兴。

高低错落的竹,有的挺拔,耸入云霄;有的躬身,恭敬谦虚。粗如大碗口,细似晾衣竿。数十根,上百根,丛聚一起,一簇又一簇,抱团相拥而坐,像兄弟姊妹生活在一个大家庭。茎一节一章,如竹简,一片一片装订成册。百尺竿头万卷书,随风翻动的页码上,我们仰视,读它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成长史。而节外生枝,绿影飘飞、绿韵押枝、绿色尽染,图画亮点。

最喜竹风,风吟灵动的诗意。风动竹茎时,如敲击梆子,一声引来万声和。竹壳在风动下,沙沙作响。散落时,与紧密的竹茎竹枝碰撞混声一片,绝妙的乐音,此起彼伏,音调轻快,不绝于耳,如清唱富有本土原创的竹枝词,而茎上紧裹或半离半弃的竹壳,似乎对已成参天的竹,扶上马,再送一程。而散落于地的竹壳,已铺垫一层岁月的黄金,辞竹走向自己的归宿,淡定自然,无遗珠之憾。若在雨中听竹,大珠小珠滴答翠叶,声声有情,声情并茂。最闻竹声,琴、箫、筝、笛,弦乐管乐,丝竹合奏。有道是修竹千竿器乐和,击板伴奏听快书。

翠竹掩映下,村民自办经营的农家乐又成一道风景。一家挨一家,各具特色,常客不断,远近闻名,生意红火。大家以竹会友、以竹融乐,依竹赏江,赏竹纳凉。这里鸟语吟修竹,更有四周的翠竹院独倚东隅,竹径通幽,好似唐代诗人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世外竹园,完全是四季幽静的环境。

青龙村村民,植竹于家门,以竹为家、以竹为艺,编竹器的能工巧匠不少。村上一户徐姓人家,编扎龙多年,闻名远近,绝活在身,每年农历腊月起,就忙活不停,不仅为青龙村龙灯队编扎,还有远乡近邻的上门求龙。省、市媒体还专门来此采访报道。

竹缘青龙村,村因竹而名,也因竹而兴。路过的、来游玩的,无心看景落寞竹,有意观竹景致来。

新闻推荐

工行日照分行持续提升账户涉诈风险管控水平

工行日照分行充分认识到做好电信网络诈骗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为有效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该行持续推动对公账户...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