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进入冬季,气温渐冷,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做好冬季传染病的防治,减少病例发生和疫情扩散,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临床表现: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轻型患者出现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二、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以鼠类为主。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主要以秋冬季发病为主。
传播途径:含汉坦病毒的鼠排泄物(尿、粪便、唾液)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进食含汉坦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接触破损的皮肤、粘膜。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1—2周,主要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典型表现为起病急,发热(38—40摄氏度)、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睛球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有肾脏损害。典型的出血热临床经过有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
预防控制措施: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目前采取“防鼠灭鼠、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治理”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防鼠灭鼠,采取各种办法开展大面积灭鼠活动。投放毒饵,堵塞鼠洞,被打死的老鼠要烧掉或埋掉。防止野鼠进家或生活场所。
2.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定期通风,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要勤洗、勤晒。
3.做好食品保藏工作。严防鼠类污染食物,餐具、食物应加盖或放置在老鼠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饮用水应煮沸,剩饭菜必须加热后方可食用。出血热病毒对一般消毒剂十分敏感,加热到56摄氏度30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杀灭。
4.在野外必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或螨类叮咬,不要在野外草地睡觉,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5.选择性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最经济、最科学、最有效的措施。
三、恙虫病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染源为野生啮齿动物,特别是各种鼠类,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人在自然环境中被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病。日照市一直有恙虫病报告,主要发生在一些农村地区,本病发病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10—11月。
传播途径:在田间劳作、农村垂钓、露天野营、卧地休息、接触和使用秸杆等过程中接触鼠类后被恙螨叮咬或直接被恙螨叮咬而感染。
临床表现:潜伏期4—20天,一般为10—14天。起病急骤,体温可在1—2天迅速上升至39—40摄氏度,多为持续高热,可伴畏寒或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疲乏、纳差等症状。有焦痂或溃疡,焦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如无继发感染,一般无痛痒感,多见于腋窝、腹股沟、会阴、外生殖器、肛门等隐蔽、潮湿且有汗味的部位,身体其他部位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好发于焦痂附近,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亦可有轻度肿大。部分患者可见皮疹。病人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水肿、间质性肺炎及多系统的并发症,重者可致多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控制措施:防鼠灭鼠、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预防恙虫病的根本措施。平时尽量减少野外活动,野外作业时,做好个人防护,束紧袖领及裤脚口,涂擦驱虫药水等。
四、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等)和乙型(B型)流感病毒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C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D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且未发现人类感染。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一般突然起病,伴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少数病例可有腹泻水样便。发热3—5天后消退,一般一周左右自愈。大多数患者可自愈,但年幼或老年人病情可能较重,个别出现并发症,极个别甚至会导致死亡。
预防控制措施: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
1.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3.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4.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5.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6.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五、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以儿童居多。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被污染的食物、水、环境、器具接触后经口感染,吸入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也可感染。
临床表现:起病急、病程短,病死率低。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
预防控制措施: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3.罹患病毒性腹泻的病人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4.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5.可以通过服用轮状病毒疫苗来预防轮状病毒类病毒性腹泻病。
新闻推荐
怀孕了也要系安全带吗?贵和大厦北门、东门消防通道出口可以施划临时车位吗? 听听日照交警权威解答
全媒体记者隋言晨报道本报讯怀孕了也要系安全带吗?如何使用?想申请驾驶证延期换证,是怎么样的流程?名下有两辆非营运机...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