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就像种子发芽
全媒体记者 沈凤国
陶晓:1973年生,日照人,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日照电视公共频道总监。喜欢大提琴、画画、旅行。出版过散文集《永不失约的黄昏》,32万字长篇小说《王牌女主播》由全国新华书店发行,2018年改编成电视剧《王牌主播》并于2019年2月杀青,创作微电影《遇见》《守望》等,多部作品获得省级奖励,2015年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创新奖,另有12部广播剧出版发行。
记者:您的微电影《遇见》获得第四届日照文艺奖电影奖,您是如何看待这个奖的?
陶晓: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每一个文艺创作者的创作历程都是一段孤独的跋涉,有时仿佛进入一个黑色的隧道,只有熬过了那段孤独的岁月,才能像火车驶出隧道,温暖和光明扑面而来。日照文艺奖就像这些孤独的跋涉者的一盏灯,让大家始终觉得内心里有一束光,充满创作的热情和力量。日照文艺奖是我们日照市的政府奖,分量在那里,对创作者的喝彩与鼓舞,其意义不言而喻。
记者:这是您第一次获这个奖吗?
陶晓:不是第一次,2013年我创作的广播剧《不能和你在一起》获得首届日照文艺奖,正是这股创作热情和文艺奖的激励吧,那之后我差不多又创作了近20部广播剧,有多部作品在省里获奖,其中,12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广播剧,已由山东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
记者:业内人士知道您以写广播剧见长,其实您也擅长长篇小说创作。根据您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王牌主播》已经拍摄完毕。您在电视台工作,日常工作繁忙,怎么还能写小说呢?
陶晓:因为对创作的热爱,写小说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压力的释放。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作灵感来了之后,就想把内心的感悟写出来。
记者:您的微电影《遇见》的创作冲动来源于哪里?创作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
陶晓:这部电影,来自于我亲身经历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家琴行,我遇见了一件事。当时,琴行快打烊了,老板将地毯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候,一位衣着简朴的老大爷径直走进了琴行,他每走一步,脚上的沙子就留下一个脚印,在干净的地毯上特别醒目。琴行老板不仅没有嫌弃,反而很热情。大爷很腼腆,不大说话,将琴行里的琴看了又看。看完,走了。琴行老板又开始清理地毯,刚清理干净不久,大爷又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来了。琴行老板仍然很热情地问大爷是想买吉他吗?大爷说是,刚才是去取钱了。大爷说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今年快60岁了,因为儿子上大学,需要挣钱供给他。攒了大半年,准备给自己买一把最便宜的吉他。”琴行老板又问:“你什么时候学的吉他?”大爷说:“我小时候学的,但我一直没拥有一把自己的吉他。除了在工地上干活,我还想弹弹琴。”老板沉思了一会,说:“这样吧,我们琴行里所有的琴,只要你看上的,我送你一把。”琴行里的琴都不便宜,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大爷说什么也不要,老板从墙上拿下了一把3000元钱的原木吉他,调好音之后挂在了大爷的肩膀上。大爷非常惊诧。说:“等我儿子大学毕业,我一定会带他来拜访您的。”我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非常的震撼。通过一把吉他,我看见了人世间的友善与美好。
于是我写了这个故事,加上了对琴行老板的童年演绎。后来这家琴行搬家了,我想那位老人或许再也找不到这家琴行,所以结尾是开放式的,没有说找到与否,就是想留给观众一个思考。
记者:您在自己的创作中喜欢用什么表现手法?
陶晓:我很喜欢用欧·亨利式的结尾。《王牌女主播》就是使用了这种结尾。短篇小说使用这种手法相对比较容易些,因为剧情短,但一个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是很难的,将结尾埋的那么久,还得让读者别掉了胃口,悬念一直悬到底,做好充分的策划,一层一层、一环一环相扣,始终为这个最终的“反转”做准备。我很兴奋用这种结尾。
记者:在结构的技术性上和语言的技术性上是很难的,要从一开始就设定这个结尾是“反转”的。
陶晓:嗯,就像种子,最后才发芽。
记者:除了剧情,这部微电影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陶晓:微电影《遇见》里面所有的元素全是原创,这个就很有趣了,剧本是原创,视频是原创,音乐是原创,主题歌的歌词都是我特别为《遇见》创作的,在这里还要感谢所有参与创作的朋友,有音乐的录制、主题曲的演唱、大提琴曲的创作、吉他曲的演奏、导演和演员们的不断推敲和打磨,后期的精心制作,最后才呈现在屏幕上,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意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季平通讯员高阳仇国伟一项统计,彰显着岚山区人民法院在攻克执行难的显著进展:第一季度,该院执结案件275件,实...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