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社区书记窦玥来回转移20名密切接触者 26天没能回家 “您怕吗?”“没时间去想!”
本报记者 刘彦美
来回接送20名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担心会给家人带来危险,26天没能回家看一眼3岁的女儿;患急性心肌炎期间,医生要求住院治疗,断绝一切电子产品,但她仍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这就是90后秦楼街道学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窦玥的战“疫”写照。
担心有风险,她26天没能回家
1月25日,大年初一,秦楼街道党委下发紧急通知,寻找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点。
考虑到正处于大学生放假期间,社区居民较少,学苑社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适合做隔离点。窦玥主动推荐了社区内一家独门独院的宾馆。获准后,她开始联系协调宾馆,落实入驻的细节问题。
还没来得及准备妥当,1月26日,东港区城区出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天晚上7点,两名医生便将3名密切接触者送到了宾馆楼下。
不管预想得多么细致,事情真正来的时候,还是有些措手不及。进入宾馆隔离区,需要走后门外侧楼梯,当时天色很黑,因为担心3名密切接触者找不对地方,只带着一个口罩,完全没有其他防护措施的窦玥,将他们送到了宾馆的隔离房间。
当时正处于最紧张的时期,听到“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很多人避之不及。“当时您怕吗?”记者问道。
“没时间去想,也容不得你多想,只能带他们上去。”窦玥抬起头,不假思索地说。
因为时间仓促,又没有店铺营业,无法采购所需物品,街道党委统一配送的物资还没到,宾馆又出现电压不稳的状况,窦玥心急如焚。
隔离人员中一名17岁的小姑娘出现低温发烧的情况,经过询问,孩子当时正值生理期,窦玥跑回住处,将自己的暖宝宝、暖水袋、暖瓶一一送了过来。
1月27日,第二批17名密切接触者被送到隔离点,宾馆已经住满。窦玥加上了所有人的微信,以备他们隔离期间的日常所需,可以直接联系到她,而她24小时待命。
1月28日,20名隔离人员要被转移到另一处集中隔离点。“为防止交叉感染,我们是一个一个地转移。”20个人,转移20次,每一次都是巨大的考验,而窦玥只是简单几句,一带而过。
为了防止隔离人员有情绪,这20名人员所需物品调配、心理疏导和交流等一直都由窦玥负责,整整14天,她随叫随到,有求必应。
因为接触到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窦玥就独自住到了另一栋房子里,26天没能回家看一眼女儿。
因急性心肌炎住院,她感觉对不起同事们
“可能我这人性子急,压力大的时候,很容易睡不着觉。”从大年三十,东港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窦玥每晚忙到一两点是常态,睡眠仅有五六个小时,有时候晚上一个电话,睡觉就变得更加奢侈。
从去年腊月二十六,十多天的巨大压力和复杂细碎的工作,窦玥一刻不敢放松。大年初七,她的心脏开始不舒服,不得不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她被医生确诊为急性心肌炎,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杜绝一切电子产品。
“真不可能,单位一堆事呢,每人一摊子,不能再给同事增加负担了,当时的状态就是上午在医院检查、打针,下午跟医生请假,回单位上班。”在窦玥看来,生病住院就等于休息,而她的同事们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她说,“这样关键的时候生病,心里很愧疚,感觉自己在休息,同事们都在工作,对不住他们!”
因为怕家人担心,她没敢把生病的事告诉他们,在医院期间的办手续、检查、吃饭等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独立完成。
惦记同事,惦记家人,她唯独没有惦记自己。住院期间,上午微信办公,在“学习强国”上开会,一直忙个不停。下午请假回单位,一直忙到半夜,她把自己当成了“铁人”。
26天没见到女儿,工作忙起来连个电话都没时间打。直到住院期间做完检查,确定自己没有感染,窦玥才敢回家。
“那几天上哪儿,她都跟着,上厕所也是。”女儿成了窦玥的小跟班,走一步跟一步。她总是问妈妈:“你为什么老是不回家啊?饿着肚子怎么办?”
说话间,窦玥拿出手机,找到女儿的小视频。女儿叮嘱她出门要做好防护,稚嫩的声音,全是对妈妈的惦记。
早上,窦玥要出门了,女儿堵在门口,使劲攥着门把手,哭着不让妈妈走:“妈妈,现在有病毒,不能出门啊。”说起女儿,窦玥的眼眶红了。
近段时间,全面复工复产,社区的工作也转入了“内防扩散 外防输入”的阶段,目前社区有16名重特人员,早晚两次测体温,还有不定时随访、商铺复工人员登记、省外人员“一人一档”登记备案等大量的工作在等着。“每天早8:30到晚8:30社区服务中心都有人在,居民随时可以办理业务。从腊月二十六至今,学苑社区14名工作人员都没休息过。”她说。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窦玥和学苑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用一次次测温消杀、一声声温馨提示,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只为与大家一起静候春暖花开!
新闻推荐
保险出险后 1 年多没有得到赔付 保险公司:没有相关报案记录,但可给予适当赔偿
本报讯(记者万德方)近日,岚山区高兴镇夏陆沟村滕先生拨打日照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反映,2018年他为家中养殖的猪购买了保险,201...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