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英:念好“调解经”当好“服务员”
本报记者 胡颖
“永英呀,可找着你了,刘加木在地头上种了棵树,根都长我地里了,我地里庄稼都不长了,你快去给评评理。”走在村里,张永英被拦了下来。“经常这样,邻里之间有矛盾就会找我给说和。”张永英笑着说,“我在村里干调解工作21年了,一开始是我主动去给他们调解,现在他们有事都来找我。”
“乡亲们信任我,这是我的荣幸。”张永英说。从1998年担任东长河村调解主任,到2018年被选聘为大嫂调解员,21年里,在这个1300多人口的村庄,她立足本职,为本村的发展及邻里和睦操碎了心。如今,在乡亲们眼里,小到邻里纠纷,大到项目拆迁清表,只要张永英出面,就没有办不妥的事儿。
“要不是俺婶子出面调解,我这心里得一直憋着气儿。”对前不久张永英给断的“官司”,村民刘佩香至今感激在心。
刘佩香的庄稼地和刘玉山的住房搭界,刘玉山出入需经过刘佩香地头的一条小路。今年3月,刘玉山买了台新三轮车,因路窄,出入时常会不慎压到刘佩香家庄稼。刘佩香一气之下在地头栽上了两棵树,刘玉山为出入方便把树拔了,刘佩香发现后又栽了回去,一来二去,刘玉山急了,跑到张永英处说理。
张永英将二人叫到了调解室。二人均得理不饶人,眼见矛盾激化,张永英便给二人讲起了清朝“六尺巷”的故事,故事中邻里两家各让三尺,不仅方便了彼此,也让“六尺巷”的故事流芳千古。刘玉山听后向刘佩香道歉,刘佩香主动将庄稼地退后几米,方便刘玉山出入。
退一步海阔天空,如今两家又成了好邻居。看到他们握手言和,张永英心里比蜜还甜。不仅如此,为邻里和睦,张永英有时还自掏腰包。
去年5月,村民孙亮要翻建房屋,根据新的村庄规划,他要为刘进腾出两间房场,但院里栽种的红枫只有在清明时节才能挪活,张永英建议让刘进先把红枫买下,到时候再卖出。孙亮要价5000元,刘进也同意了。谁料卖树时行情不好,只卖了2000元。85岁的刘进整日唉声叹气,夜不能寐。张永英听到后急了,自己拿出3000元钱给了刘进,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有人说张永英是傻子,拿自己钱给人家,可她却认为,3000元钱能换来邻里和睦也值了,全当老人盖房子表示的一点心意。
在东长河村,张永英每年给街坊邻居断的大大小小的“官司”不下二三十件,从邻里纠纷到两口子吵架,无不让人信服。每当他们遇到麻烦事,张永英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忙调解,最大限度确保矛盾在基层化解,二十多年里,东长河村村民从未因邻里纠纷上过法庭。
除调解邻里纠纷,张永英还主动挑起了项目落地对接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日照开发区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厦门路、东莞路等城市道路穿村而过,众力热电、盈和生物、鑫汇包装、康诺制药、凯裕达等十几个项目相继在东长河村落户。这些工程项目建设,前后共涉及该村近400户村民的地上附属物和看管房赔偿,对接的重任就落在张永英一人肩上。
“老百姓就担心赔偿款少了,我就耐心细致地讲政策。”张永英介绍,有时候在别人家里一坐就是一整天,中午回家吃个煎饼,下午又去了,做工作做到夜里12点是常有的事。
在工作中,难免有难啃的“硬骨头”,但张永英从来没有退缩过。近日,东莞路工程涉及到东长河村两处养殖设施需要拆除,在接到任务后,张永英便着手动员,其中一户顺利签订了拆迁协议,但另一户因村内房场卖了无处居住,一直僵持不下。张永英便一天去三趟,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帮助其联系租房解决实际困难,终于将协议签了下来,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这是张永英在项目对接时坚持的基本原则,“评估公司评多少,我们保证一分不少地给到户,但也绝不给任何人‘开口子’。”如今在东长河村,所有的拆迁清表赔偿都是一把尺子量到底,这也是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的原因之一。
张永英的热情和付出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拥戴。从1987年进村两委班子至今,32年里,每次村两委换届,她都高票当选。
(文中涉及人物除张永英外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强)5月15日,市房管局组织举办了日照市2019年度第一期房地产开发企业培训会。培训会上,首先通报了日照市房地...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