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脚下沃土,才有厚重生命力
本报通讯员 卢立平
在家门口阅读有书屋、看戏有舞台、健身有设施,喜欢吹拉弹唱的可以参加各种爱好团体,区里免费进行培训……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成为文化惠民的最生动诠释,被公众点赞。
“文化工作一旦离开了基层的滋养,脱离了群众,浮在面上,也就丧失了活力源泉,”东港区文体新局局长厉宗华认为,向下扎根,向上成林,文化事业会愈加枝繁叶茂。
为民服务接地气,干事创业才能有底气。随着“强作风树新风促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这一共识像一股激流,在东港区文体新局旋即汇聚出强大合力。
群众需求,永远是第一风向标
这个暑假,三庄镇陈家店村的小学生陈敏就爱泡在农家书屋里。作为东港区图书馆的分馆,这里有陈敏喜欢的《草房子》《朝花夕拾》等诸多名作。
之前,东港区率先在全省推出的“市民读书、政府买单”举措,进一步满足了城里人多样化的读书需求。
然而,有些人却为之点了“差评”。
为什么花了钱、办了事,还是有人不买账?东港区文体新局专门召开了三次专题会,并进行了深入调研。三庄镇上卜落崮村村民胡先文抱怨:家离城太远,想找本自己喜欢的书都难。
东港区图书馆馆长滕忠毅认为,越是偏远山区,越需要图书的滋养。于是,一个“图书漂流”计划付诸实施,依托98个村农家书屋建起了图书馆分馆,实现村居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与该区图书馆的资源循环流动、全区共享。
创新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东港区文体新局的工作创新,就是从抓一个个群众“需求”开始的。该局构建起由乡镇(街道)宣传委员、文化站站长、各村文化义工组成的文化惠民智能团,建立常态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实时听取群众的文化诉求。
根据群众建议意见,该局相继实施了“套餐式”文化公益培训、“点单式”文艺演出、传统文化进党课等文化惠民新举措,并开展了非遗项目保护与挖掘、全民健身活动设施“体检”等工作……
闪光点,更多的是在台下
空旷的田野里,狭长的小道上,一队人马扛着笨重的物品蹒跚前行……
这是发生在三庄镇上崮后的实实在在的事,主人公就是东港区文体新局工作人员和艺术团演职人员们。
提供照片的是文化艺术科工作人员泥永超,照片是一位村民用手机拍下后发给他的。提起照片里的故事,他记忆犹新:那是今年5月份,他和同事们带着阳光吕剧团的演员们到上崮后送戏,行至离村一公里处时,由于路窄对面车辆多,大巴车尝试多次难以前行。情急之下,他们硬是肩扛手提带着笨重的道具乐器徒步往村里赶。村民看不下去了,几个年纪稍轻的小跑着迎接。
送一场戏,在文体新局引发了一系列沉思:在当下各种文艺节目、娱乐节目充斥电视、网络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况下,群众为什么对我们本土的文艺节目这么喜爱?为什么对我们的文艺团队这么欢迎?
在“强作风树新风促发展”活动中,该局发起了“文化惠民、服务大众我们该怎么办”大讨论。在一次次思想上的碰撞中,大家形成一种共鸣:文化体育工作者是为公众服务的,台上,要把最优质的文化产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送到最需要的偏远山区;台下,更要把我们党群、干群心连心、心贴心,不怕困难默默奉献的精气神送到老百姓心坎上。
思想的升华带动作风的优化,作风的优化带动工作的提升。该局上下决心从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文化服务做起,下足台下功夫,各项基础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如今,在“一年一村一场戏”的基础上,他们通过公开招标招募了7个三证齐全、具备文化惠民演出条件的剧团,建立了文化惠民公益演出节目库,采取基层点单、东港区文体新局送演出的方式,每年送戏500场,尽可能地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听说石桥官庄村的狮子制作工艺濒临绝迹,他们立马开始“抢救”:九旬的传承人和他的侄子、儿子被请了出来,由局里承担费用,制作手工狮子,将这一技艺再现。如今手工制秤、扎鱼灯等12个非遗项目被挖掘得以传承,非遗进校园活动第二期8个项目走入10所学校。
成就感,印映在公众的笑脸上
政绩,不是写出来的,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你干得好不好,服务得到不到位,大伙心里有杆秤。东港区文体新局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这已经成为效能建设的一把尺子,更成为每一个人干事作为的一项基本制度遵循。
面对部分村体育设施由于年久损坏问题,体育科科长老段带着一队人马一个村一个村地勘验,一个村一个村地拿出维修、安装方案。为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机关、农村啦啦操等活动,积极支持和协助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开展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社区一年一赛事”活动40余场。以前只能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体育赛事,如今已经走进群众中间。
有着10年公益放映经历的区电影放映中心经理张永胜,带着20支放映队伍,每天奔波于各村居社区。每支队伍都配备了车载音响,20个便捷小板凳,让群众坐着舒舒服服观赏电影。
东港区文体新局启动的“‘新六艺\’阳光学堂”公益培训项目,将服务触角下沉,倡导“公益文化、全民共享”理念,开设舞蹈、声乐、书法、太极拳等课程,并成立了专门的合唱队,邀请专业老师免费对市民进行授课。
效能的提高,有力推动了“文化强区”建设的不断升级,常年开展的“特色文化镇街道”“一社一品”“一村一韵”特色品牌创建评选活动,每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都培育出1—2个品牌文化服务项目。文化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11日,记者从市文明委获悉,日前,为表彰立德树人、以德服人、以情动人的优秀教师,根据日照市文明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德耀日照·系列先模”荐评树大型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日照市部署开...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