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街道 新农村的时尚生活
本报通讯员 赵欢庆 马兰
阳春五月,生机勃发。在日照街道,处处可见农村新面貌、农民新气象、农业新调整:焕然一新的农村卫生室,农村文化大院里的欢声笑语,广场公园老人孩子戏耍健身的优美姿态……
文化大院唱主角
秧歌扭得好,唢呐吹得响……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农民小剧团自编自演的节目宣传党的“三农”政策,讲解计划生育等知识,看到高兴处,村民还跟着唱起来。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该街道建设了集村民活动、文化传播、科技推广和法制宣传等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大院”,配备文化书屋。依托文化大院,每当闲暇时节,农家书屋里总是坐满了前来看书的村民,学知识、学科技,农家书屋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加油站”。
许多农民说:“文化书屋引领农村新生活,文化大院带给我们欢乐。”到农家书屋里读书、看报,在文化大院里打打球、跳跳舞,已成了农民的新追求。
争做技术农民
山庄、小古城的蔬菜,山前的食用菌,郭家村的黑木耳,一些专业村依靠科技逐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由于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农民都想方设法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上培训班等方式学技术。同时,聘请外地老师来传经授艺,有些精明的农户还把眼光盯在了土生土长的技术员身上。看到别人靠“技术”过上好日子,其他农民也纷纷仿效。于是,拥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和农技人员逐渐“受宠”,“土专家”们就成了农民的“香饽饽”。
如今,像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经过技术培训,加上个人的努力,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种养能手。争当科技农民在日照街道已成为一种时尚。
网上寻信息
“通过上网,俺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来确定种植品种和规模,生产不再盲目了。”绿苑果蔬合作社理事长费洪华在家里上网寻找销售信息和种植技术。
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农民主动把网络“请”到家中。通过网络了解各地农产品市场信息,及时发现新品种、新技术,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
在网络的支持和引导下,一个个农业项目逐渐成熟壮大。网络已成为引导农民致富的金手指,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网络中找到了致富信息,学到了致富本领。
新闻推荐
近日,为期一周的岚山区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圆满完成。期间,来自全区8个年龄组的640名测试者,参加了涵盖城...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