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调出活力无限 ——— 日照高新区设立十周年系列报道·产业篇
本报记者 刘新英 李敏
本报通讯员 高磊 刘兆龙
有这样两组数字意味深长:
截至目前,日照高新区有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研发中心19家,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家,市级9家;
区内企业申报专利260多件,授权180件,省以上名牌产品10个,高新技术产品有100多种。
对现代企业来说,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可以说是拥有了企业的“灵魂”。日照高新区内多家技术研发中心的建立,为园区内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平台的同时,也为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注入了鲜活的“灵魂”。
纵观近年来高新区的发展轨迹,在加大高、新产业项目招引,改变园区产业结构的同时,对传统产业的高新化改造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成为高新区保持生机活力的原动力之一。
“提升标杆、二次创业、做大做强、更好更快”——— 这就是日照高新区对园区内传统产业改造的基本理念。他们一丝不苟地落实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着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名牌产品创建活动,全力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步伐。去年,园区内新增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2家,达到21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达到9家;有2家企业创省级名牌,3家企业获省驰名商标称号。
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引导下,技术改造正成为越来越多园区内企业的自觉行为。海恩锯业的圆锯片热处理生产线改造、长富药业年产1.5亿瓶大输液生产线节能项目、鲁信金禾工业废气废渣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去年,高新区实施技改项目10个,完成技改投资6.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高新区内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6个,计划投资10亿元,目前已完成4.8亿元。
与投入相比,高新区更注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进步内在机制,积极推动企业与各大科研院所合作,加速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不断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现在园区内的部分老企业,如佳食食品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金通车辆与吉林大学、国恒能源与河南工业大学、香山红叶与山东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哈顿焊材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立德电子与曲阜师范大学、海帝电器与中国石油大学等都建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立德电子和曲师大计算机科学学院合作完成的2.4GDECT无声数字电话项目年产值9600万元;由吉林大学汽车学院提供技术支持的金通车辆起重式低速货车项目年产值3亿元。
有研发的保障,才有市场的稳定。伴随着一个个新产品的研发和投产,2008年入驻高新区的山东洁晶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余家医疗单位,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旭日汽车饰件公司新开发的智能护理机;哈顿焊材的表面微弧氧化;立德电子打入美国市场的数字电话……家家企业都有搏击市场的绝招,高新技术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调结构调出活力无限。沿着“高、新”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投产和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日益繁忙的轨迹,“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一天比一天“名副其实”,成为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全省党委系统公文处理工作座谈会于6月28日在日照市召开。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王治水主持并讲话,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斌出席并致辞。部分市的党委办公室(厅)负责同志和从事公...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