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皖北特色”
本报记者 宗瑞凯 李敏 贾艳锋
皖北城市经济正快速起跳!
3月25日至29日,日照日报社“记者万里走陆桥”第一采访组在皖北地区采访,一股迅猛的发展势头裹挟着强劲的发展后劲迎面而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皖北印象”。
从亳州到宿州,再到淮北,从机关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历史上长期闭塞、传统浓厚的皖北城市一改昔日形象,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处处热潮涌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全面赶超之势,不但在安徽经济地理版图上争先进位,而且极有可能成为淮海经济区潜在的增长极。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资源优势。梳理皖北三市,我们发现,因资源不同,基础不同,各地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主动作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拓展特色产业经济。
亳州展开了千亿元药业产业梦。
“药材之乡、华佗故里”,名列四大中华药都之首,亳州把药业经济作为第一产业来发展,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设施较好、档次较高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
近年来,亳州药材药品销售每年以20多亿元的幅度递增,去年,规模以上药业工业总产值50.5亿元,增长42.1%。亳州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千亿元药业产业, 于今年4月启动“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旨在构建中药产业、文化旅游、医疗保健三大产业体系。
与亳州一衣带水的宿州,却以灵璧石“突围”。
“萧县葡萄砀山梨,灵璧石头天下奇”,这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道出了宿州以“特色产业”绝地反击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宿州的特色资源很多,做得最成功的当属灵璧石。石资源成就石经济,灵璧石年均采掘量在10万吨以上,年交易额近2亿元,相关产值逾200亿元。灵璧石文化节,现已成为灵璧县乃至宿州展示资源、宣传形象和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
而依靠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煤城淮北迅速走上科学转型之路。
面对煤炭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淮北重新审视自身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依托农业产业化,促进食品工业崛起。2009年,淮北食品工业实现产值76.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4.4%,跃居全市工业第二大行业。在安徽省首次“科学发展观指数”排名中,淮北名列第六位。
皖北三市短时间内经济总量的迅速提升,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发展地方经济,既要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和发展现状,找准比较优势,又要着眼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准确定位,真正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本报江苏徐州3月30日电)
新闻推荐
3月29日,岚山区巨峰镇大土山村村民庄乾英介绍她的茶树防冻经验。去冬以来,日照市遭遇持续低温天气,茶园冻害比较严重。目前,茶叶冻害已成为日照市茶产业发...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