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生态岚山 打造宜居钢城在 发展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日照日报 2010-03-16 03:04 大字

岚山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高杰

柳州是广西的工业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家旅游名城,上个月刚刚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和“中国人居范例奖”;新加坡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炼油厂,却是世界级花园城市……实践证明,工业化与生态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统筹协调发展。岚山作为鲁南临港产业带核心区、山东精品钢铁基地落户区,发展临港工业是必然选择。同时,岚山作为正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滨海新区,加强生态建设具备“后发”优势。因此,必须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最大抓手,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聚力建设山海宜居现代港口经济强区、生态环保国际一流新兴钢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地把生态岚山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建设生态岚山,在发展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必须深化认识顺势而为

对正处在发展关键时期、重要阶段的岚山来说,加强生态岚山建设,是对岚山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推动岚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临海靠港的区位与环境优势,主动作为、超前谋划,走出一条产业与城市同步发展,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的路子。

加强生态岚山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是人类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列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等重要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建市”作为日照市重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人居城市。今年中央省市又作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决策部署,这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传统发展思维、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顺应潮流、顺势而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岚山建设是发挥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岚山因港设区,发展大进大出型临港重化产业是岚山独特的港口和区位优势决定的,是岚山实现跨越发展、后来居上的不二选择。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关键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发展重化产业与生态岚山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扭转发展重化工业必然会带来重污染的片面认识,认识到岚山地处沿海,环境的自净能力较强,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只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环保政策、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先进的好项目,就能够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样会实现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特别是岚山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起步阶段,具有搞好生态建设的后发优势,只要从现在开始就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毫不动摇地抓好生态建设,岚山不但可以而且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加强生态岚山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关注民生的具体行动。岚山是日照两城一区的重要城市和城市副中心,港口的发展和精品钢基地等大项目的建设,落实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都需要一个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作依托。城市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的命脉,加强生态岚山建设目的就是要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舒适、更幸福,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必须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生态岚山建设,努力打造宜居美好家园,以生态建设的实际成效打消群众疑虑、坚定发展信心、实现安居乐业、造福子孙后代。

二、建设生态岚山,在发展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必须坚持发展保护并重

当前,岚山正处于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最重要阶段,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共赢。

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根本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为突破口,以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尽快形成体现现代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模式。一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推进生态园区建设,推动区域内产业内部、产业之间和产业园区之间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产业的“补链补环”,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产业,构建循环型产业链,优化工业布局和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增强产业间协调配套能力,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能量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充分共享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二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发挥优势、发展特色,按照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要求,积极引进、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加强农业污染控制,强化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抓好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农业残留物综合利用,积极推广应用沼气,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加快建设一批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拓宽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加快建设集种植、养殖、加工、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良性循环网络。三要大力发展生态物流业。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手段,整合现有资源,培育产业主体,大力发展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加工和绿色仓储等产业,建立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港口服务鲁南、沿桥和中西部地区的水平,建设区域性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综合运输体系枢纽和新亚欧大陆桥水陆联运重要中转港。

以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加强生态建设的根本目的。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严格按照《岚山生态区建设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多岛海、海上碑、绣针河入海口湿地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抓好大朱曹水源地、日照水库水源地等重点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进一步搞好破坏山体的生态修复工作。二要大力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制定完善钢铁、石化等重点产业资源节约管理体制,细化企业环保达标的奖惩制度,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的在线监控,督促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耗能设备,积极推广使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确保所有企业达标排放。三要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与治理、建设与管理并重,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创新城乡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完善城乡污水、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重点河流、水源地和大气质量的监测,积极推进小流域治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解决部分地区的“脏、乱、差”问题。四要加大城乡绿化力度。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区造林绿化三年规划》,深入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村荒山绿化,积极开展城区绿化,全面提高绿化水平。

以宣传教育为载体,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围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建设、协调推进,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广泛开展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教育,重点培育企业、校园生态文化,丰富社区、家庭文化内涵,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居住小区、绿色家庭单位创建活动,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和文明生活,逐步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快构建生态社会。

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长效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城市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等重大决策时,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对决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项目准入,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切实搞好项目招引综合评价,将资源和环境容量向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行业和企业倾斜,抑制“两高一低”项目落地。进一步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而真正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由“要我抓”变为“我要抓”,增强工作主动性和成效性。

三、建设生态岚山,在发展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必须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在推进生态岚山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从对当前生态环境影响最大、见效最快的环节抓起,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今年,要围绕解决四个突出问题开展好四项活动。

以植树造林为重点,大力开展城乡绿化活动。坚持“城乡共进、栽防并重、多措并举、全民参与”,把植树造林作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广泛开展城乡绿化活动。今年确保完成植树造林3万亩,力争3年突破10万亩,年内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4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2.1个百分点、达到36.9%,城区绿地率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35.6%。突出重点区域,切实抓好公共绿地、主要干道、工厂企业、重要节点、沿海防护林带和产业园区生态防护林带、城镇驻地以及农村房前屋后、田边地隙、荒山荒地绿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大绿量、多树种,发展混交林,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坚持专业植树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实行区级领导包山头、包路段,乡镇干部包村居、包地块制度,逐步开展机关单位楼宇立体绿化,广泛开展“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单位”、“绿色家园”、“绿色村镇”创建活动。坚持栽管并举,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包栽保活,进一步明确产权,完善长效管护措施,坚决杜绝年年植树不见树现象。实行封山育林,切实加强山体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发生山林火灾的按规定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并严格追究责任。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环境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城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滥建、乱贴乱挂和背街小巷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等“脏、乱、差”问题,促进城乡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和“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加大“三大堆”清理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态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环境违法查处力度,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肃查处企业恶意排污、超标排污和排污单位抗拒环境执法、拖欠排污费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路、水、电、气、暖、通讯等管网建设及改造,加快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抓好污水处理厂运营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尽快完善垃圾配套收运、渗滤处理和转运等环卫设施,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年内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要分别达到80%、98%以上。

以治理野蛮运输为重点,大力开展交通运输秩序整治活动。加强教育管理,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运输企业的管理指导,加大对违驾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市场准入管理,从严把好从业资格关,实行野蛮运输“黑名单”制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运输企业,从严管理、从严整治。对城区道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合理划分生产路、生活路和混用路,科学设置交通路牌、交通信号灯、道路标线等道路标志,综合运用监控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交通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加大对岚山路、圣岚路、安岚大道等城区重要路段、路口的执法力度和密度,严厉查禁车辆超速、超载、抛撒等野蛮运输行为,大力整治无通行证、酒后驾车、闯红灯、不按道行驶、违停、违鸣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社会监督,设立群众监督投诉热线,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监督,建立完善野蛮运输投诉快速反应处置机制,维护文明安全的交通秩序。

以粉尘污染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空气质量整治活动。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项目业主的治理责任,深入扎实推进空气质量整治工作。督促企业加大防尘投入,加快建设封闭仓库和车间,露天扬尘货场必须落实苫盖措施,建设洒水除尘系统和挡风防尘装置;港区要配备清扫车和洒水车定期清扫、喷洒路面,散粮、水泥、煤炭、矿砂等大宗散货码头要在装卸工艺和设备中的各个系统采用封闭装置,以减少扬尘污染;运输易于扬尘、抛撒货物的各类车辆都要落实覆盖、密闭措施,重点区域和企业要建立专门的车辆清洁场所,对运输矿砂、水泥等散杂货的车辆采取去污池清洗、水冲轮胎等措施,减少由于车辆运输引起的粉尘污染。各镇办、村居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也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采取积极措施严格控制工程施工、道路建设、房屋拆迁等所引起的扬尘,做到文明建设、文明施工,努力维护市容整洁。

四、建设生态岚山,在发展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必须全民参与聚力落实

生态岚山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惠及千家万户、事关子孙后代,是一项严肃而重大的政治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协调配合,落实工作措施,发动全民参与,确保生态岚山建设各项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4名常委、副区长任副组长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4个专项工作指挥部,分别牵头负责生态建设相关工作的落实。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方案,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主体、时间进度、质量要求、考核办法,切实抓好工作推进。

强化宣传,全民参与。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和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宣传生态岚山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各级各部门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明确自己在生态岚山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意识、危机意识,牢固树立“生态岚山人人有责、文明生态人人共享”的科学理念,动员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参与到生态岚山建设中。认真总结、深入宣传生态建设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加大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力度。

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按照“财政拿一点、企业捐一点、社会筹一点、对上争一点、群众出一点”的思路,运用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岚山建设。制定完善有关生态建设的政策,探索实行区级领导包联、部门单位认养、面向社会承包、资金先垫后补等政策措施,形成群策群力加快生态岚山建设的生动局面。

严格督查,强化考核。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深入一线,现场督查,对照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中各项工作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督促各级各部门有效落实生态建设任务。制定生态岚山建设指标考核体系,将生态岚山建设纳入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并赋以较大权重和分值,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调动各级各部门加强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闻推荐

日照市连续13年保持耕地总量不减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3月16日至17日,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宇向东率省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组一行4人,来日照市检查2009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副市长孙雨陪同检查。...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