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 50 余年,做手工养大 3 个孩子 “板凳妈妈”楚玉花:用勤劳的双手 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黄海晨报 2021-01-15 09:31 大字

特约记者 刘明照

因患有小儿麻痹症不能直立行走,只能双手拿着两个板凳缓慢爬行。虽然身体残疾,可她却依然自立自强,开超市、做豆腐、干手工,一点都闲不住。这位朴实而坚强的农村妇女,用她勤劳的双手,打理着家里家外,为家人筑起温暖的港湾,被人亲切的叫做“板凳妈妈”。

记者抵达莒县店子集街道董家城子村时,53岁的楚玉花正在做假发手工活,她和丈夫陈淑升经营的小超市,不大的面积摆满了货架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楚玉花一边照看着店面,一边干手工活。

编织假发对楚玉花来说,也是重要的生活来源,“为了3个孩子上学,我一直干着手工活。我虽然腿部残疾,但是双手不残,心眼很好,头脑好使。就凭这个,就不能让自己饿着。我就咬牙坚持着,让日子过得和正常人家一样。”楚玉花说道。

年轻时的楚玉花,一直在地上爬行,直到嫁给丈夫陈淑升后,为了方便生活才做了这两个40多厘米高的板凳,这两个板凳就成了楚玉花离不开的“拐杖”。婚后两人养育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这些年来,楚玉花从不让自己的手闲着,到处寻找手工活,挣钱养活一家五口人。丈夫陈淑升比楚玉花大6岁,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而楚玉花虽然身体残疾,却十分勤劳,不怕苦不嫌累,忙里忙外地赚钱补贴家用。早上三四点钟,她就早早地起床做豆腐,天气好的时候,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出去卖。闲暇时间,就在家里做手工活,缝假发、缝衣服。“我上了两年小学,二年级还没上完就不上了,后来还上了夜校,多少能认识些字。”楚玉花介绍说,因为她上学爬着走路,有些不懂事的孩子就像开玩笑似的,会骑到她身上,还笑话她,很伤她的自尊心,后来就辍学了。因为自己的脑子好使,后来还上了些日子的夜校,读书看报就没问题了。

楚玉花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她非常自强自立。她说:“别看我腿不好,但是我什么也能干,甚至比别人干得都好,就是有点慢。我的手巧,手工活看看人家怎么做的,一会儿就学会了。”楚玉花会柳编、会裁剪、会织毛衣,她说自从结婚后有了孩子,就没有闲着过,到处找手工活,拿回家里忙活着挣钱。“我这个小超市开了有22年了,生意以前还行,现在不行了。俺这个村里现在就有三家了,加上我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不方便,收拾不好卫生,东西上有点灰尘,人家就不买了。”楚玉花介绍,丈夫的身体也不太好,干不了重活,没法打工,就是在家帮着收拾下家务。“大闺女结婚了,二闺女现在上大二,学习很好,小儿子还在上农校。”楚玉花说,自己有了孩子,身上的责任就重了,就得想办法把孩子抚养成人。孩子没结婚前,培养好他们,照顾好他们就是自己的责任。反正人家孩子有的,我就让他有,不能让孩子感觉咱不如人家。

楚玉花在家里做手工活,一天能挣四五十元。虽然挣得不多,但是她很知足。她说:“现在对我这个家庭来说,日子过得累倒也不是很累,反正我感觉够花的就行。”在她的心里,过日子不能和人家比,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家身体好的,会做生意的,一年挣几十万她也不羡慕。只要自己尽力而为,挣多挣少的,知足就好。

身残志坚的楚玉花,还有着一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热心,是村里公认的热心肠,不管谁家有事儿都是能帮就帮。她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加入了莒县自强志愿者协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力帮助他人。“我喜欢献爱心,平时骑着电动三轮车,在路上如果遇到比我还难的人,我就会给予帮助。比如那些在路上趴在滑板上的残疾人,我就给点钱。”楚玉花介绍,因为自己不能正常走路,所以她十分同情残疾人,每当看到老人或者行人在路上电动自行车没电了,她都会给予帮助。

楚玉花介绍说,有一次,她在路边看到一位等公交车的老人,错过了公交车。她就上前想拉老人送到家,但是老人怕她是骗子。在她下车和老人说话时,老人看到她爬着走路,就一下子相信她了。后来,她骑着电动三轮车跑了10多公里路,把老人免费送到了家,老人家很是感动。

为了奉献爱心,前段时间楚玉花还加入了莒县残疾人志愿者协会。她说,协会里很多残疾人,她就像找到了家一样,同时还能帮助别人。她说:“我喜欢帮助人,只要有一分力气,我就尽量地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管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我都帮,不要一分钱。”“我身体这样,干活时比别人多付出一些,有时候干活累了,或者心理压力大的时候,我就拿起话筒唱唱歌,一唱歌心情就好了。”楚玉花介绍说,自己辛苦的挣钱养家,就是想让孩子少受苦,而孩子也很争气,她非常知足了。当看到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她说自己再苦再累,付出再多也值得。

新闻推荐

“希望小屋”暖冬行动

本报通讯员莒宣报道莒县团县委以常态化服务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更高质量落实“希望小屋”软服务。近期...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