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 80 岁老石匠 独创“八角”小型石磨 800元一盘得订做
本报特约记者 刘明照
“你看,我做的这盘纯手工石磨,这样的你见过吗?磨台上有八个角,这是我自己独创的,很好看,非常受欢迎。现在卖800元一盘,这盘石磨是一个老板订做的,过几天就来拉走了。”今年80岁的老石匠吕汉坤介绍说,这种八个角的小型石磨,外观好看,非常适合城里人在楼房里使用,所以很好卖。
吕汉坤是莒县小店镇吕家崮西社区吕东村人。“我从20岁就开始干石匠了,那时候在俺庄东山上打石头,跟着师傅学习手艺,学三年才能出徒。”吕汉坤说,跟着师傅学徒三年,不挣一分钱,也不交学费,就是跟着师傅干活学手艺,三年学成后,师傅送给你一套石匠工具,就可以自己单干了。
“那时候不管干什么,都得有师傅教,要不然师出无名。特别是石匠、木匠这类的手艺,如果没有师傅教你,自己干的话,同行就会有权收你的工具。”吕汉坤介绍,当时的行规很严格,如果不遵守行规,你就干不下去,不像现在没有这些讲究了。
当石匠有师傅,做石磨也得有师傅。吕汉坤介绍说,你到外地做石磨,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同行,人家会问你:“你是从哪里来的?”你得回答:“我是从天上来的!”他再问:“你是怎么来的?”你回答:“我是一梭梭来的。”如果回答正确,那就是有师傅的;回答错误,就是没有师傅的,同行会收你的工具。
吕汉坤介绍说,“从天上来”的意思是黄豆从磨眼里进去的,就是从天上来。“我是一梭梭来的”,意思是黄豆进入石磨后,随着石磨的转动,从中间一层层地磨出来。如果没有师傅的,都会回答从外边来的,或者是从哪个庄哪个村来的,那就证明你是外行。“我出徒后,在山上干了几年,就当了石工队队长,领着十几个人在山上开石头,打石磨。”吕汉坤说,那时候还是走集体,后来他又到了城里大集上卖石磨,大队里安排人在山上打石磨,他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光卖石磨就卖了20多年。后来单干了,他就自己打石磨卖。“在山上打石头的时候,用铁锤敲几下,我就知道这块石头有多厚。东山上石头都是花岗岩的大石板,一般人不会判断石层的厚度,我一听声音就能知道。”吕汉坤介绍,凭借经验就能判断石层厚度,这是多年积累的经验,如果你只会干活,不去琢磨的话,也不会掌握这些经验。
吕汉坤介绍,自己从50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琢磨着做小型石磨了。因为分田到户,农民单干了,大型石磨不太适用了,他就做小一点的石磨,30年来,这种小型的石磨做了得有10000多盘了。现在这种小石磨,有两种,一种就是八个角的精品小石磨,还有一种就是稍粗糙一点的石磨,磨台是用水泥做的那种。
“八个角磨台的石磨,做得比较精细,从磨盘、磨台,到磨架子,都是石头做的。而普通的就是做工粗糙一点,磨台是水泥做的。这两种石磨,使用起来效果是一样的,就是外观的区别。”吕汉坤介绍说,八个角的石磨做起来麻烦,10天才做一盘,卖800元;那种普通的最快一天就能做一盘,卖180元。这种八个角的石磨因为价格贵,用时长,所以得要订做。“这把铁锤,我用了有30多年了,这个锤把是用洋槐木做的。你看这个锤把上都让我磨出了这么深的坑,俺庄的村干部说,以后我不干的时候,要放进村史馆里,进行展览。”吕汉坤说,他们村周边都是山,以前做石磨的很多,现在只有他自己还在坚持着这个手艺。有的人已经过世了,还活着的也干不动了。
做石磨是个苦力活,上百斤的石头都是自己抱来抱去。“俺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孩子们都不让我干了,但是我觉着不干点还不行,我还能活动,干了一辈子石匠了,如果突然把铁锤放下了,心里就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吕汉坤介绍,二儿子跟着他学了一段时间,感觉不挣钱就不干了,养车去了。“干这个不是为了钱,孩子们都很孝顺,孙子也快娶媳妇了。”吕汉坤说,自己一直坚持着没有扔下这个手艺,就像现在青年人说的一样,是一种情怀吧。如今,吕大爷每五天去赶一个小店镇大集,骑上三轮摩托车,拉上两盘石磨,能卖就卖,不能卖就全当和老伙计约会聊天了。“俺当时认识他的时候,他22岁,我23岁。我们结婚的时候,他23岁,我24岁了。”说这话的是王瑞福,吕汉坤的老伴。
王瑞福介绍说,当时经人介绍认识老伴的时候,就是看着他会石匠手艺,人家说:“家有良田万亩,不如薄技在身。”所以就是看着老伴有个手艺,不至于挣不出吃来,才嫁给他的。“我一天学没上过,但是我会拉京胡,以前赶集的时候,我还带着这把京胡,没事就和老伙计们拉上一段,有唱的,有拉的,很热闹。”吕汉坤说,自己从八九岁的时候就喜欢听戏,后来就学着拉京胡,家里还存着好几把京胡呢。有时候打石磨干活累了,就拿出京胡,在家里拉上一段,老伴在一边听着,身体很快就不累了。“木匠看缝,石匠看棱。”吕汉坤介绍,木匠如果做的家具,缝隙不严,说明水平一般;石匠打的石头,做的石磨,如果棱角不分明,那说明水平也不行。自己干了60多年的石匠,在当地很有名气,只要找老人一打听,没有人不知道他是个老石匠,而且做的石磨非常好用。
新闻推荐
追逐文明的脚步永不停歇 写在日照再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之际
全媒体记者王霞初冬的日照,天蓝海碧,景色宜人。一个重大好消息从北京传来,激荡着300余万日照人民的心———11...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