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大潮中奋楫扬帆 日照市发展巡礼·商贸流通篇
本报记者 王霞
历史转折的关头,奔腾不息的年代。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日照升格为地级市。从1989年至2019年,30个春秋,对于日照这座海滨城市,凝聚了太多的光荣与梦想。回望30年的砥砺历程,日照用坚实的足迹在时代大潮中定格未来,在奋斗坐标中写下“速度与激情”的生动篇章。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始终清晰的是开拓者的步伐。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从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商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日照商贸流通的每一次突破与生长,都展现出催人奋进的光明前景,都带来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展现出凝聚时代力量的“日照活力”。
强化运作,商贸流通业发展蹄疾步稳
回眸今昔巨变、感悟时代发展。30年来,日照商贸流通始终站在发展的最前沿,经营体制更加灵活,流通渠道更为畅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见证了日照经济的不断崛起,也为建设开放繁荣的幸福日照增添了亮丽色彩。
1991年,为适应开放式贸易市场的新形势,国营商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破独家经营思想,改“官商”作风,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内部实行专业划细、部组核算,联合兼并、工资浮动、专业承包等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市商贸中心兼并酿造厂、食品厂、电器厂、华鲁石化公司、蔬菜公司,成立了日照市贸工集团总公司。
国营商业体制改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效益提高,职工收入增加。是年,全市国营商业系统完成商品购进总额2.5亿元,同比增长18.7%;商品销售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19.3%。
商贸流通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1992年12月,日照市设区带县,全市商业系统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增强竞争意识,大力开拓城乡市场。百货大楼、外供公司、日照商城等一批网点相继落成开业。
1994年开始,全市国有商业企业全面推行“四放开”,各商业企业通过“工商联合、商商联合、联展联销、联购分销、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形式,扩大购销经营。到1996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商业网点209个。
1999年,按照“发展壮大好的,放开搞活小的,破产重组难的”思路,对市属国有企业实施改革。即:对骨干企业逐步退出国有股本,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一般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组建股份合作制公司;困难企业实施破产重组。三年时间,全市商业系统企业改制基本到位,改制面达95%。
2003年,全市商业系统及时调整商品流通结构,加快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和规模经营转变、单一商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全市商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随后,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建设,“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冷链物流”等市场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连锁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传统商业模式开始向现代化流通服务业转变。
日照商贸流通在时代大潮中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由量到质的美丽蜕变,成为带动市场繁荣的强劲引擎,为经济发展带来绵绵不绝的活力。
产业升级,商贸流通业发展风生水起
商贸兴则城市兴。商贸流通的每一次前进与飞跃,都与全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一脉相承。
这是日照商贸流通活力迸发的30年,从物质匮乏到流通繁荣,从沿街为市到各类超市,商贸流通发展的风雨历程,足以让每个人都深情回味,更浸润着每个人点滴生活中的改变。
“一晚上就挣了600元钱!”9月10日晚,穿梭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东关大院烧烤摊“小老板”徐文浩格外兴奋。三年前,东港区对老东关大集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建成了集美食、百货零售、儿童娱乐于一体的封闭式东关大院。瞄准夜间消费市场这座“富矿”,东港区整合商业休闲资源,在加速商业服务产业布局和业态培育上持续发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2015年,以“便民惠民,绿色安全”为主题的促消费工作扎实推进,凌云工贸、农夫田歌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开设连锁经营网点540余处。
2016年,主城区商业网点布点规划修编(2015—2030年)获得正式批复,确立了把日照建成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商贸流通城市、区域性国际化商贸中心的战略定位。
2017年,日照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入使用,有效促进日照与周边地区农产品的流通,成为鲁东南地区农产品批发行业的龙头。
日照商贸流通业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全省专家评审会上,日照市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示范市,获得中央财政连续两年、共3000万元的政策扶持。
一批规模大、档次高、业态新、功能全的商业网点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孕育着日趋崛起的日照商贸经济。
华润万象汇城市综合体项目和苏宁广场于2016年9月开业,必胜客、星巴克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入驻,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拉动了消费增长。
2018年,日照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打造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组织实施《日照市主城区商业网点布点规划(2015—2030年)》,加快构建“两主四副、多点、多轴”商业集聚区。“两主四副”是指以老城区和新市区商业商务中心为依托的城市级商业中心,以及四个以奎山片区、石臼片区、北部片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为依托的区级商业中心。“多点”指为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各个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多轴”指海曲路—济南路等5条贯穿市级区级商业中心的城市商业轴线。
——倾力打造市区中心商圈。突出新市区“现代、高端、精品”特色和老城“历史文化特色”,加快老城区商圈改造和新市区商圈提升,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商贸集聚区。
——构建“15分钟便民消费圈”。推动智慧便利店进社区、智能快件箱进楼宇、品牌农产品进超市,支持商超、便利店、餐饮店、家政养老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发展社区连锁经营网点,加快“形成步行5分钟一个便利店、10分钟一个农贸市场、15分钟一个综合型商业设施”的便民商圈。
今年,围绕日照中央活力区建设,持续加快老城区商圈改造和新市区商圈提升,着力推进万达广场、东夷小镇等重点项目和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和提升改造。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突出家政养老、餐饮住宿、维修维护等生活服务类品牌培育,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打造日照特色服务名牌。
日照以推进商贸流通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三位一体”发展为动力,构建了以全市20家商贸重点企业为龙头,26个中小型农贸市场为骨干,遍布全城的1500余家连锁网点、社区便利店为终端,以物流配送为连线的“点线面”全方位、辐射主城区的商贸流通网络。
信息化引领,商贸流通业发展势头强劲
传统商贸流通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给城市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经济方面呈现出各种新的业态和新的经营方式。
深入开展“互联网+流通”行动,实现线下与线上融合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习惯。
2016年,莒县的常彦磊敏锐地发现了电子商务的广阔前景,成立了一家专门网上销售莒县地瓜的网店。2017年,他经销的产品荣获“山东优秀互联网品牌”称号。莒县以“电商扶贫”模式创新迈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淘宝特色中国莒县馆成为全市首家上线运营的县级特色馆。
全市建立了以电商产业园、县级服务中心为载体,以乡镇便利店、配送服务站为节点,以村级服务站为基点的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日照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日照优粮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的淘宝特色中国日照馆,被认定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农夫田歌APP上线运营,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了网购宅配平台,微商城、PC端商城、手机APP购物商城投入运营,依托线下50余家生鲜便利店,为居民构建一个“新鲜、安全、便捷”的社区便利生活服务体系。
信息化打通物流配送“最后100米”。农夫田歌依托自有基地、生鲜连锁超市渠道,实现生鲜网购线上5分钟下单,线下1小时内配送到就近连锁店,满足顾客快节奏生活需求,真正解决生鲜电商配送“最后100米”的难题。
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重要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山东裕利蔬菜实行HACCP管理,建立了一套从基地种植到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追溯体系,所售有机蔬菜都有可追溯二维码标签。圣谷山茶场已上线茶叶追溯平台,消费者通过微信客户端扫码,可查询到茶叶的品种、批次等信息。
商贸流通,是拉动城市繁荣的抓手,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石。和着日照经济快速发展的节拍,商贸流通发展步伐必将行稳致远。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日照正阔步前行,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劈波斩浪,凝聚磅礴力量,豪迈奔向未来。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王娟)为加快直播电商发展,打造发展新热点,11月11日,莒县举办2019“双十一”直播电商沙龙活动。据介绍,随...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