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一村庄自来水管道未坏却要重新铺设,到底为何?

黄海晨报 2019-11-12 09:2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王郡媛荣鑫鑫) 近日,家住莒县招贤镇的宋先生,拨打日照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土岭社区后石汪峪村的自来水管道未坏,但要重新铺设,他认为浪费了资源。

“几年前,我们村里就装了自来水管道,一户收200元钱才通水。我交了200元钱,也没吃上水。今年夏天,村里又要重修自来水。原来没有坏的自来水管道全部不用了,挖了重建。我觉得是浪费社会资源。”宋先生告诉记者。

自来水管道为何重修?

记者联系到土岭社区后石汪峪村一位姓郭的负责人,他对此作出了解释。

三四年前,在招贤镇水利站的指导下,后石汪峪村修建了自来水管道,并通上了自来水。但是,由于村委向村民收取的水费,不够支付自来水的电费,加上自来水是好几个村共用的,各村之间没有统一的管理,村里就停了自来水供应。

“今年县里全额拨款通自来水,从城区供水。现在,村里已经装了新的水管、感应表,工程建设需要一个过程,通自来水已经到了收尾工作阶段,等完成这些,村里就能通自来水了。”这位负责人说。

然而,后石汪峪村110余户村民中,当年并不是户户都通自来水。莒县自来水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省里出台了《山东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省、市、县均出资帮助农村开展自来水建设。通自来水以住户自愿为主,不通的村民可以吃水井或者其他的,当时,入户自愿的有40户左右,剩下的70余户分散供水,由于村集体管理有问题,后来都停了。”

莒县水利局供水科工作人员也证实了上述说法。工作人员介绍,2014年,莒县水利局根据《山东省莒县2014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农村自来水供水工作,后石汪峪村采用的是“连村供水”方式,三四个村共用自来水,村民需要交钱通水到户,村里管理不善,就停止供水了。今年,县里开展惠民工程,后石汪峪村重新铺设了自来水管道。

据悉,莒县于2018年出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政策,用来解决吃水问题。当时,后石汪峪村打了报告,莒县政府出资,重新修建自来水管道。目前,管道已经铺好,按计划,最快一个多月,村民就能吃上自来水。

那自来水管道重修是不是浪费呢?

为此,记者联系了莒县招贤镇水利站以及莒县水利局供水科两个部门。工作人员均介绍说:“上次后石汪峪村修自来水,用的是PVC材质的管道,这种材质承压能力差,易碎易损坏。今年的自来水建设,用的是PE材质的管道,它的承压能力就比较好,使用周期长。由于供水地点不同,供水管道结构不同,原来的自来水管道有些不能用了。不能用的水管如果再挖开,也会消耗非常多的人力物力。以前管道能用的部分我们尽量用,实在用不了的只能闲置了。”

新闻推荐

库山乡“三保障”推进街巷“户户通”建设

本报讯(记者管玉杰通讯员刘平成)近日,莒县库山乡强化三个保障,压实工作责任,全乡街巷道路“户户通”建设质效并进。该乡成...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