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银杏根之恋

黄海晨报 2019-08-16 06:23 大字

冯爱霞

1

秋风拂面,一片银杏叶缓缓滑落,与根基亲吻。我捡起一片蝴蝶般叶片,透过阳光,叶脉清晰,如我的思绪随着脉络流淌,在异乡我又想起了你,想起了家乡日照莒县那棵绝世无双的银杏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家乡的浮来山并不高,但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古藤缠绕、美禽栖枝,令人心旷神怡。定林寺内有一株4000多年的银杏树,树高26.5米,干围15.7米,遮荫覆盖面积900平方米。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银杏树,有“天下第一银杏树”“中国最美古树”榜首美誉,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千年古刹定林寺为刘勰故居所在地,始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年历史。寺内三教堂供奉着佛道儒三教,是山东省现存唯一一座三教寺,所属的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齐鲁三大文化。

我初识银杏树,还是从父亲嘴里听到的。小时候随父母出生在部队,后来父亲军转干调回老家工作,终有一天,还是孩子的我站在古树下,吃惊得张大嘴巴,树皮粗糙黝黑,布满皱纹纵横交错,抬头仰望,根枝盘旋,树影婆娑,密密枝叶簇成了山丘状,清风徐来,像小手一样的叶子招曳起来。爸爸说,这棵树是商朝人种下的,我歪着头疑惑地问:“那是爷爷的爷爷种的吗?”父亲从仰望变成了凝视,默默地说:“经历过很多爷爷了,它生长缓慢,是爷爷种树,孙子收获,果实可吃还可入药,又叫公孙树,你看它的根该有多粗多深啊!”我看到有些根裸露在地面,像一条条蜿蜒的巨蟒,像一只只鹰爪死死地抓住大地,父亲说:“那些在地下盘绕在一起的根,我们虽然看不见,但一定是密密麻麻,像人的血管,像山脉,像沟壑,树冠有多宽,树根就有多宽,树干有多高,树根就有多深,任狂风暴雨都不能撼动它,所以,根才是大树之母,也才有‘根深叶茂’这个成语。”

父亲是从1947年参军离开家乡的,戎马一生,从军30年后才回到故土,成了一名普通的人民公仆,和属下交谈中,我常听到他用根深叶茂,阐述共产党人、国家干部,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教育子女也要像银杏树学习,树靠根生,人也要靠自力更生。随着年轮的增长,当夕阳快要坠入西山时刻,父亲留下遗言,不要搞吊唁活动,不要铺张浪费,不要给老家人添麻烦。最后,静静地躺在了城东的屋楼崮公墓,与城西的浮来山遥遥相对,他说有老家的青山、绿水、古树为伴,叶落归根已足矣。“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父亲如一片金黄的银杏秋叶,落在了大树根下,化为了泥土。

2

我的镜头下曾记录过许多在银杏树下感人的故事。当年喜爱摄影的我,拍摄了银杏树春夏秋冬之美照,那春日的虬枝吐绿,夏日的亭亭如盖,秋日的硕果累累,冬日的银装素裹。大树在栉风沐雨中见证沧海桑田,在晨昏交替中记录了人生百味。无论是远方虔诚的访客,还是偶然邂逅的游人,站在树下伫立,敬仰、敬畏、感动之情便油然而生……

那年秋,一位阿姨,特地请我给她的老公拍摄生日录像,地点选在银杏树下。我们去得较早,寺内肃静安然,夫妇两人深情对视后拥抱,耳语着,似乎回忆起初恋的甜蜜,然后哼着小曲,手拉手跳起了交谊舞,其实就是走步,甚至有些好笑,但他俩完全沉浸其中。不一会儿,他们双手合十向银杏树三鞠躬,念念有词后,再次相拥,脸贴着脸颊,躺在了铺满金黄色叶片的大地上,落叶缤纷,飘在了他俩的身上、脸上,他们露出甜蜜的微笑,眯着眼陶醉了许久。过了一个月后,又偶遇到了这位阿姨,她感激地说:“你录得真好,谢谢你!我老公非常满意,最后一次和老白果树告别,没有遗憾了……”她迟疑了一下,轻声说:“他走了。”我的心一颤,原来她的老公得了癌症,她是医生,也没能治好他的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她老公拖着虚壳的身子,一定要和老银杏树告个别!因为,他俩的第一次遇见,就是在这古树下结的姻缘。她还说,他们在大树下许愿,相信这棵有神灵的树根一定能扎到地层最深处,以树为媒来世还做夫妻。阿姨强忍着悲伤,半开玩笑地咧着嘴,真爱如根基,感动得我,不能自已。

3

我再一次凝望着你的根,就像当年父亲凝望你的眼神。我看到了一幅莒文化根的图腾。银杏古树饱经风霜雨雪,既是悠久历史的见证,又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与它相守,仿佛能听到源自远古深处的悠悠回声。它品日月之精华,汲天地之灵气,载文化之积淀,朝代更迭,春来秋往,灰飞烟灭,树是人非。它是一位沉凝寰宇的思想者,又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它在淌过历史长河中,一定饱受过无数战争的洗礼、地壳的沉浮、贪欲的疯狂、雷电的肆虐……都未能掠去它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只能仰慕崇敬、心怀感恩!感恩它以充满灵性的生存状态,站立在这片家乡的热土,鲜活地记录下一幕幕影像,据《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前七一五年)九月辛卯,鲁隐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这棵银杏树已历经20个朝代,是活着的古化石,“七搂八拃一媳妇”的趣闻和传说,在莒人中世代流传着。

浮来山根雕馆旁树立一块石碑,刻有“一山一树一条根、一书一字一巢人。”是浮来山景观的凝练,“一山”是指浮来山;“一树”是指天下银杏第一树;“一条根”是指华人寻根;“一书”是指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一字”是指莒陵阳河出土的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早1500年,堪称中国文字的鼻祖。“一巢人”是指有巢氏。人类始祖曾以树取果,以树取火,以树架屋,以树皮写字,记载着人类变迁,以树作舟,经过漫长的旅程,抵达到文明的彼岸。

4

你来自4000年前,与我今生相遇。承载了多少乡愁根源。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十年前我也离开了故乡在外生活,但无论走多远,故乡永远是根,银杏树的身影一直伴我左右,每次回家都要来到你的身旁,如同看望父亲,汇报孩儿在外的经历,倾诉心语。老银杏树,给我风凉,给我抚慰,给我力量,犹如亲人张开臂膀,给我大大的温暖怀抱。我想起前些日子,看到一家猫头鹰栖息古树上嬉戏打闹的照片,萌倒了我,也为家乡的生态环保而欣慰。

赏银杏树、拜刘勰故居,寻根祭祖,成了一些游人的期盼。一天之中,最美的景色,莫过于清晨和黄昏,一抹霞光,像镀上了一层金边,偶有雾霭或者斑驳古墙落日的余晖,构成一幅唯美的画卷。一年之中,最美的是金秋季节,满树黄灿灿的银杏叶,像披上了金色铠甲,在历史年轮征战中凯旋而立,恍若满城尽是黄金甲的震撼。在一个清明节,来自天津和河南两地的百余位莒姓后人,寻根问祖。满含热泪,带着对故土的怀念,对先辈的敬畏,虔诚地拜谒,表达对先人的敬畏和对莒地的思念。

如今在古树下,有书童朗朗诵读国学经典;有太极拳阴阳结合,游走龙蛇;有大型舞台剧《莒鲁会盟》再次呈现。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一棵古树,就是一种精神;一棵古树,就是一种情怀。

三毛诗曰:“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突然感觉,来生也想做一棵树。大树不畏环境恶劣,一旦扎根便一如既往顽强生长,根须纵深数十米,伸展面积数百米,将生命意义凝结于大地,而后,树干拔地而起,将脚踏实地之风韵深扎泥土,默默支撑华盖,荫护众生。

三千年莒国故城沧桑巨变,四千年银杏树傲然屹立,五千年莒文化日出地平线,合着奔流不息的沭河水,共同缔造了东夷人文薪火相传。那“毋忘在莒”典故又如故城的黄钟大吕,传向四方,波及海峡,召唤着海内外游子们,回家!回家……

(作者系日照市作协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新闻推荐

莒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活动

本报讯(记者王霞通讯员朱艳梅)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推进城乡文明建设,近日,莒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中队以新时...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