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再苦再累都值得!”
本报记者 刘彦美 文 冷炳豪 摄
8 月 2日,莒县电厂家属院。沿着一条窄窄的巷子向小区的最后一排走过去,这里是上世 纪九十年代的小区,水泥外墙带着年代久远的沧桑,路边的缝隙里,偶尔有几丛 青 草 倔 强 地 生长着。
西单元一楼的台阶两边,用水泥砌出了两道窄窄的斜面,西侧这一户,就是赵连翠的家,也是莒县连翠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 “ 另一间办公室”。
赵连翠,莒县连翠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入选“中国好人榜”7月榜单。
她高位截瘫却自强不息,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组建莒县连翠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公益组织,开展扶残助残、扶危济困、义工红娘、倡导遗体捐 献 等 志 愿 服 务 活动,已帮助2 0多位残疾人自强自立,促成婚姻3 0 0余对,筹集善款3 8万余元,帮扶困难家庭3 0多户,贫困老人儿童8 0余人。她个人每年的志愿服务时间都在2 0 0 0小时以上,累计捐款捐物2 0多万元。
但是她说,这个荣誉来自她的志愿者团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荣誉,是奋进的动力!”
五六十平方米的两居室,被十余人塞得满满当当。赵连翠擦了粉,化了妆,一件大红色的上衣,衬得精神倍儿好。当天,赵连翠组织了几名志愿者,到寨里河镇敬老院慰问老人。
赵连翠最喜欢红色,家里的沙发垫是红色,一面荣誉墙被17个荣誉证书装扮成了红色,她说红色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积极向上,希望给大家带去正能量。
在客厅的茶几上,有一个很大的铁盒,里边存放着各种各样的结婚照,有些照片还认真地封上了膜。赵连翠拿过铁盒,一一给大家介绍着照片的故事。
“最开始就是帮残疾人介绍对象,我觉得这个群体更需要关爱,介绍成了几对以后,就更有信心了。每次介绍成了,心里都特别高兴,比吃了蜜还甜。”赵连翠笑着说。
茶几上,还整齐地摆放着6本厚厚的男士登记表,北京的、乌鲁木齐的、青岛的,甚至还有韩国的,“谁与谁合适,我们都提前考虑周全,这样介绍相亲,成功率很高,今年半年的时间,成了好几十对。其中,12对已经结婚,我们的志愿者也成了5对,计划着组织一个集体婚礼呢。”说起这些,赵连翠总是格外高兴。
赵连翠的家里一天到晚,不间断的有相亲的人,多的时候11对,少的时候也有五六对,“基本上早上6点多就有人敲门,晚上10点半才结束。”赵连翠的“义工红娘”不是做给人们看的,而是为众多单身或离异尤其是残疾人的幸福而做的,“前段时间,有两位单身老人想给孩子介绍对象,本身两位孩子有残疾,那我说,他们俩交到谁手里,你们也不会放心,不如你们俩也成了家,这样全心全意的照顾两个孩子,比什么都好,果然就成了,七月初二就要办婚礼了。”
身为残疾人,赵连翠更加深刻地体会残疾人的痛苦,对每一个遇到困难的残疾人,都要想方设法去帮一把,送衣送物送钱,对因身体残疾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及时送去安慰与疏导,帮他们尽快走出阴霾。
十多年来,赵连翠自费20多万元,扶残助残的足迹遍及日照、临沂、潍坊等地,为200余名残疾提供帮扶帮助。在她的努力下,这些残疾人纷纷摆脱了困窘的生活,融入了社会,或组建了家庭,或走上了自强自立的道路。
残疾人组建家庭非常困难,赵连翠把为残疾人义务婚介,帮助残疾人建立家庭作为公益事业的重要部分,迅速孵化为一个面对全社会义务婚介的公益项目,成为一个以“义工红娘”为标志的社会公益品牌。她还与媒体、商家合作,组织过大型相亲会6场。近几年,先后为300多对有情人牵线搭桥,职业涉及农民、军人、教师、医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等。
赵连翠说:“再多的荣誉,也只是奋进的动力,激励着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实就想为大家做点好事实事。”
有人说,赵连翠的公益事业是从义工红娘起步的,其实,拾金不昧、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助人为乐的事,从年少到现在,她从未中断。
1984年,跳入池塘勇救落水儿童。
1987年,用50元钱帮助一位丢钱老人,而这50元钱是全家仅有的一个月的生活费。
1988年,救助一位受伤女孩,并为女孩垫付医药费。
2001年,经济困难的她捡到4000元现金,找到失主,并全额返还。
2008年2月8日,与红十字会签订遗体捐献协议。她是莒县签订遗体捐献协议第一人。
……
2014年,赵连翠成立了莒县连翠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人世有残缺,我来补一角”的精神,召集
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扶残助残、关爱留守儿童和农村孤寡老人等。2014年以来,筹集捐助资金38万余元,扶助困难家庭30多户,孤寡贫困老人30余位,残疾人50余位,贫困及留守儿童10余位。
马玉珍是赵连翠帮助的贫困儿童之一,她很小就没有了母亲,2015年夏天,马玉珍父亲听说赵连翠的事迹后,带着她来到赵连翠家,希望赵连翠给女儿找个妈妈。
了解父女俩的情况后,赵连翠决定要好好帮帮他们。她特意给马玉珍买了一身漂亮的裙子,还带了1000元现金去看望父女俩。临走时,赵连翠对马玉珍说:“没找到妈妈前,我先做你的临时妈妈!”马玉珍听到这话时,哇哇地哭了起来。
在赵连翠的帮助下,马玉珍爸爸很快找到了合适的结婚对象,眼看着小玉珍有了温暖的家,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赵连翠心里可高兴了。可谁都无法预知,意外和幸福哪一个先来,一场意外的车祸夺去了马玉珍爸爸的生命,而此时离已定婚期仅有一个月。
没有了父亲的马玉珍成了孤儿,与87岁的奶奶相依为命。赵连翠一心惦记着她,得知祖孙俩住在近百年的漏水老房子里后,她呼吁社会各界为孩子募捐,共筹集资金8万元左右,为祖孙俩盖了四合院,买上了新家具,马玉珍奶奶感动得泪流满面,拉着赵连翠的手说,“世界上再没有这么好的人了”。
故事很圆满,但还可以更完美。赵连翠听说马玉珍未落户,赶紧联系政府部门,为孩子解决落户和上学问题。又通过民政局,给马玉珍联系到莒县县城一户失独家庭,“这个家庭条件很好,夫妻俩对马玉珍很关心、很疼爱,还专门为她请了家教,补习落下的课程。现在,马玉珍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生活得很幸福。”
马玉珍不幸的童年,因为赵连翠和她的公益团队而幸福温暖起来,而当时的赵连翠却拖着烫伤并发感染的身体,多次往返于果庄镇和莒县县城之间。医生多次劝她卧床休息,可她更担心孩子。她说:“对我而言再苦再累,都值得!”
“我用1/3的身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在采访的过程中,有一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叫管锡雨,16岁,也是莒县连翠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她出钱做公益,真的是很不容易。她爸爸得了强制性脊柱炎,靠摆地摊生活,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本身是需要帮助的家庭,去年我们中心把‘最美家庭\’给了他们家,现在管爸爸在帮中心管理微信群。”赵连翠用手摸了摸管锡雨的头,管锡雨一脸认真地看着赵连翠。
管锡雨的爸爸管仁利是在日照做公益的时候,和赵连翠相识的,赵连翠了解管仁利的情况后,努力想法帮他解决了一些困难。
管仁利虽然身体不好,但也是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只要有机会,就会不遗余力地参加公益活动。
今年,管锡雨刚刚以60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莒县文心高级中学。在身边好人的感召下,管锡雨也加入了公益活动中。“因为爸爸身体不好,从小就有人帮助我们,我想去帮助比我们更困难的人,力量虽小,但是看到他们笑,我就开心。”管锡雨拘谨地笑笑。
在赵连翠的感召下,2018年1月22日,管仁利和妻子同时签订了遗体(角膜)捐献协议书。
目前莒县已有76人与县红十字会签订遗体捐献协议,其中57人是莒县连翠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我就想着人死以后,遗体火化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们把角膜等捐献出去,还可以帮助需要的人,让他们成为健康的人,这是一种大爱。”
“我用1/3的身体,和坚强不服输的精神坚持着。虽然也有难过的时候,但从未想过放弃。”赵连翠一直在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精神富足,幸福快乐。这一切,她的丈夫陈淑连功不可没。
说起陈淑连,他极少出现在媒体的报道里,但是赵连翠的照片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最不容易的就是他,24小时照顾着我,洗澡、洗衣、做饭、开车、摄影,都是他在做。去年,我们去洛河镇做活动,他抱着我,不小心摔倒了,腿上磕破了皮,他却瞒着我,直到晚上我才看见,心疼的我一晚上没睡。还有次去潍坊学习,车子在拐弯时差点摔下山崖,一车人都下去了,就他在车上陪着我,抱着我说,‘不要怕,要是真摔下去,咱一起\’,真的特别感动。”
对于赵连翠来说,身体是很大阻力,每次出门,丈夫推着轮椅,倒着从家里下来,回家再拼尽全力推着上去,就这一两米的斜坡,两人不知道摔倒了多少次。每次参加活动,不能走轮椅的地方,她只能靠老公抱着,走到哪里抱到哪里,“我130多斤,他才110斤,最累的就是他,既是司机,又是摄影师,还要照顾我。为了照顾我,还专门到北京学习按摩,每天3次,无微不至。”
有人说,现在赵连翠的公益组织已经很壮大了,有些事情不用她亲力亲为了,“但是做一次活动是有很多风险的,他们说,我不去没有主心骨,基本上有活动,我都会跟着去。其实也撑不住,就想着激励大家一起,这样劲头儿更足。”
赵连翠说:“爱心使我坚强,助人给我力量。希望我手中的红线越拉越长,我亲手搭建的鹊桥更加坚固,希望有缘之手拉得更紧,让小爱传递社会的大爱!”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田文秋)今年以来,莒县刘官庄镇建立辖区内街道“街长”机制,对违法和强建的基础设施,实现网格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