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罕见的摩崖石刻及其作者
刘海洲
在莒县东莞镇大沈庄的西山上,有一处内容罕见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在全国各地的名山中很常见,内容多以咏叹山川形胜为主。东莞镇大沈庄西山这处石刻的内容,则是号召国人觉醒、激励民众奋起抗日的,在全国来说,这种内容的摩崖石刻也是极为罕见的。石刻的具体内容是一首四言诗,其作者是大沈庄当时年龄只有23岁的青年医者刘锦湘。石刻文字如下:
天祸中华,倭寇强侵。国亡种灭,蚕食鲸吞。呜乎浩劫,亘古未闻。哀我苍生,莫保其身。忧惶罔计,爰陟高岑。述誌惨酷,勒字青珉。蟲沙虽化,片石应存。千秋未泯,示于后人。
东沈流庄 刘锦湘撰民国二十六古历八月朔日
石工 刘心官 刻
全诗16句,每句四字,短促有力,节奏铿锵,字字泣血。至今读来,仍有一种激昂慷慨、悲愤难抑的情感充斥在心头。这短短的64个字,既痛斥了日寇侵我国土辱我同胞的强盗行径,又有唤醒我民众觉醒的热切期盼,更有激励民众奋起抗争的殷殷之情,酣畅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侵略者无比愤慨和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怀,抒发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感。
刘锦湘,字樵山,1914年出生于莒县北部东沈流庄(时属莒县第五区潍阳乡,现为莒县东莞镇大沈庄)一户殷实之家,20岁时从天津中医学校毕业。他体察同情百姓疾苦,长期在乡间行医,不计报酬,医术与医德在周边地区有极好的口碑。
1937年秋,刘锦湘在外行医中,了解了很多日寇侵略我东北,继而在北平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信息,他面对着积贫积弱的国家和颠沛流离的同胞,将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对日寇的极度愤慨,聚集于笔端,写成了这首四言诗,找人并刻在了本村西山顶的岩石上,以期“千古未泯,示于后人”。
刘锦湘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周游四乡,悬壶济世。1942年,由于日寇残酷扫荡和伪军吴化文部队的横征暴敛,临朐大地饿殍遍野,造成瘟疫流行,成为了著名的“无人区”。刘锦湘在临朐县救死扶伤,行医两年多。后来,他返回家乡,在沂水和莒县一带行医。1948年,刘锦湘因奔波劳累,身体日渐衰弱,于当年夏天病逝于行医途中。同年秋天,其长子刘汉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次子刘汉臻目前仍健在。
据了解,该摩崖石刻是沂蒙山区唯一的激励民众奋起抗日的石刻,也是全国亿万民众坚决抗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见证。八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石刻诗文的作者也早已作古,但是,这处石刻不能因为时势的变化而失去其对世人的警示价值,相反,我们更应该对这处石刻加以保护和利用,让它成为一处生动的爱国教育基地,教育后人学习继承刘锦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公民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实践中,贡献出自己全部的才智和力量。
东莞镇大沈庄摩崖石刻因地处偏僻,至今外人知之者甚少,更没有引起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注意。石刻中的“倭寇”二字处因风化而变得脆弱,前些年已经被无知之徒用石块敲掉了。此处石刻不仅内容罕见,其作者又是一位年仅20多岁的普通乡医,这就更加显得其宝贵而难得。事实上,这处摩崖石刻经过80余年的风雨洗礼已经是一处珍贵的“文物”了。鉴于此,笔者建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这处摩崖石刻尽快予以保护,并将它的教育价值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起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梅)莒县公安局科技创新研发团队近日在省公安厅举办的“全省公安基层技术创新项目和优秀科研团队展示”评选...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