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淮河水 □张效永

蚌埠日报 2020-06-08 08:28 大字

淮河岸边,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一条路,一双“战神”,从冬跑到春,从春跑到夏。不追逐别人,不输给自己,正如诗歌中所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文章《玖年》里我就写道,我是有淮河情结的,周折半生,终于与它朝夕相处,实是人生一大幸事。细细思忖,我一直崇拜它的波澜壮阔与生生不息,而谈及历史和演变,却只能从众多典籍中找寻它的芳踪。

我知道,自己寻寻觅觅的是一条感情线。每天留意身边一幕幕精彩的画面,于是这些画面便成了颗颗璀璨的珍珠。突然有一天,那条线索赫然呈现在面前,那零散的珍珠就被串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无疑,淮河就是这条美丽的项链。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祭拜的名山大川,即五岳和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尔雅·释文》,“江、河、淮、济为四渎。”。上古时代,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就像四兄弟,在中华腹地的不同流域奔腾到海。正所谓“天道酬勤何须问?星光不负赶路人”,长子长江德高望重,王者风范;次子黄河桀骜不驯,霸气外露;四子济水,天妒英才,命途多舛;而三子淮河宅心仁厚,才华卓越。

“淮”水之名,是因“淮夷”南迁而带来。关于淮水最早的记载,来源于《山海经·海内东经》:“淮水出余山,余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汝水入淮极西北。一曰淮在期思北”。《尚书·禹贡》描述:“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虽因历史久远,有些地名无法一一考证,但是淮河的水域脉络已经基本清晰。

到了汉代桑钦著《水经》,又到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对淮水流域描绘得更加详尽:淮水发源于南阳平氏县胎簪山,过信阳县北,向东流至息县南。又东过期思北,进入中游地带,穿越八公山下的凤台硖山口和荆涂山峡,过钟离县北,经淮阴县北,至广陵淮浦入于海。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到了今天“四渎”已形态迥异。三国时代,四渎中的济水就已流路紊乱,与黄淮平原上的许多河流交错混杂,成为淮河的一条支流,不再独流入海。唐宋以前,淮水“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此淮浦县即今江苏的涟水。北宋南迁,桀骜不驯的黄河难改“易决”、“易淤”的本性,从下游“铜瓦厢”“花园口”这两个地方咆哮着冲向淮水,最终霸占了淮水的入海口,开始了黄河夺淮、水患连绵的漫长岁月。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在出海口迅速扩展。当黄河结束夺淮时,沙土已距海岸70多公里,形状如云梯,故命名“云梯关”。这也是唐宋以前淮河入海口名字的由来。

今天,千里淮河共分三段,自桐柏山发迹至洪河口为上游,以洪河口到洪泽湖为中游。洪泽湖以下,大部分水量通过洪泽湖南端的三河闸,经高邮、邵伯二湖,从扬州南的三江营注入长江,这一段是今淮河的下游。另一部分河水经洪泽湖大堤北端的高良闸,循北灌溉总渠从扁担港注入黄海。珠城的淮河属中游河段。

虽古淮水和今淮河已大不相同,但无论安澜盛世,还是沧海横流,显现的都是淮河的英雄本色。《诗经》有诗为赞:“鼓钟将将,淮水汤汤”“鼓钟喈喈,淮水湝湝”。淮河在奔腾到海的途中,也留下了著名的“长淮三峡”(硖山口、荆涂山峡、浮山峡)和“长淮四关”(长台关、正阳关、临淮关、云梯关)。其中,“云梯关”的古迹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纵观淮河演变,我不禁感慨: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不可知,当下的每一步都重要于昨日,当下的每一步都是明日的阶梯,唯有专注于当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唯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才能避免历史重演,也不会因对未来过于担忧而陷入莫名的恐慌。

古老的文明从未离开过江河的滋养与哺育。北有黄河,南布长江,中者淮河,三大水系共同孕育了万世华夏。蚌埠淮河是千里淮河中游的重要河段,也是淮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蚌埠古乃“采珠之地”,因境内淮河段盛产河蚌而得名,亦称珠城。我国第一部记载上古事件的文集《尚书·禹贡》记载:“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蠙即蚌的别名,此蚌生珠。而更让无数蚌埠人引以为豪的,还有双墩文明——它早于上述记载3200多年,正向世人彰显着深藏于珠城大地7300多年前上古文明的曙光。

“百年蚌埠看浮落,千载双墩耀古今”。双墩是淮河北岸的一处高地,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

双墩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经过1986年、1991年、1992年先后三次发掘,双墩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文化遗物,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中,出土的607件陶器刻划符号,手法粗犷、写实中赋予夸张,风格神奇怪异,富有原始艺术趣味和神秘感,有太阳、山川,河流、房屋、动物、植物等实物类刻划,也有逐鹿、捕鱼、网鸟、种植、养蚕、饲养家畜等生产生活类刻划,还有记事、记数等几何类刻划,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双墩人的衣食住行、天文历法和宗教信仰等,涵盖了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全部内容,堪称原始社会的“档案馆”,是同时期任何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划符号已具有表意功能,是中国文字的重要源头之一。

1986年出土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蚌埠市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放在一个专门的展厅。陶人像大小仅有五六厘米,脸呈扁圆形,两条弯弯的月牙眉下,是一双清澈而含笑的眼睛,一幅天真稚气的表情,充满着智慧和神秘!脸部左右各有五颗圆孔连成的弧形线,和上额中间同心圆的花纹印记相呼应,构成完整的纹面装饰,衬托着小巧的鼻子和嘴巴,平凡中透露出高贵与神秘。

2019年5月,“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在蚌埠举行,专家学者云集,聚焦双墩文化。大家普遍认为,双墩陶人像是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陶塑人头像,被誉为“中华文明第一陶人像”。她的雕题纹面可称为“中国史前的头徽”。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吉林大学朱泓先生从体质人类学分析称,双墩陶人像的面貌符合先秦“古中原类型”男性先民的特征。上海大学黄景春先生则结合人类学、民俗学加以类比,认为双墩陶人像应是成年女性,属于蒙古人种。中国美术馆黄丹麾博士认为,双墩陶人像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最美的人物雕塑,开启了中国雕塑史先河。德国学者何小兰从艺术史视角对双墩陶人像的“微笑”进行图像志的解读,认为“笑中有深意”,称其为“微笑女神”。多数专家认为,双墩陶人像是一尊女性神像,她的美丽与清朗体现出古代先民对神的信仰、崇拜和对美的原始追求,具有谜一样的东方气质和情怀,与西方美学典范“蒙娜丽莎500年的微笑”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东西方文明的“微笑双璧”。

今天,蚌埠市中心——淮河文化广场,耸立着放大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雕塑,俨然成为蚌埠人的“人文始祖”。

每当从淮河文化广场经过,与陶面人对望,你是否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慨?这是一场跨越七千年的凝视,透过陶面人头像深情的眼睛,我们仿佛看到了上古时代的种种影像。7300年前,淮河北岸的涡河、淝河像两条碧绿的丝巾漂浮在广阔的淮河平原;涂山脚下,淮水之滨,葱郁的丛林中隐匿着一块高地——双墩,东西北三面环水,四周布满茂密的丛林和湿地。双墩高地上建造着一座座尖顶高脚的巢居式建筑,周边开垦出来的空地上种着水稻,金灿灿一片。妇女们用蚌针把养蚕获得的束丝缝制成衣物,男人们手持自制的弩在荒野里追逐着群鹿和野猪。河岸边密布着扳网,正打起一网网鲜活的鱼虾。土窑里新出来的陶瓷,已被刻划着各种各样的符号……

双墩人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待到特殊的日子,族人们聚在一起祭祀祖先与神明。曾几何时,淮河岸边走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回眸一笑,那清秀俊美的容颜和一双似曾相识的眼睛,让人怦然心动,却不曾想,这一眼竟等了七千多年。

新闻推荐

绿色浦北我先行

群众积极参与活动本报记者唐云建通讯员陆美静摄影报道5月21日,浦北县自然资源局举行2020年“5·22"生物...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