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钦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钦州日报 2020-04-28 09:02 大字

(上接04版)二是优化港口服务环境。对标新加坡等国际港口,推进钦州港集装箱国际门户港数字化便利化一体化建设,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建设,实现钦州口岸进一步提效降费优服。争取年内入驻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的航运、货代、船代、报关、金融保险、物流等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交易所钦州区域总部。确保钦州港至香港班轮“天天班"常态化运营,巩固钦州港至非洲、南美远洋航线,拓展钦州港至海南、越南海防“穿梭巴士"航线,力争全年新增外贸集装箱航线2条以上。

三是大力培育港口货源。在班列组织、港口作业等方面优化服务,争取钦州港至重庆、成都班列运行时间压缩25%,尽快开通柳州、桂林至钦州港海铁联运班列,全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行3000列以上、发运集装箱20万标箱以上。以重庆、贵州、甘肃、云南等省市的重要物流、制造业节点城市为重点,加大对接洽谈,继续推动建立城市间战略合作,建立健全“无水港"合作和物流组织共享机制。推动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升级建设,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力争在港口物流信息互联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紧扣“一港两区"战略定位,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一流标准,强化改革创新,推动钦州港片区建设尽快出形象、见成效,打造开放合作“金字招牌"。

一是狠抓制度创新和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重点推进海铁联运“一单制"、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马“两国双园"“点对点"金融创新、中国—东盟特色优势跨境产业链、重大项目用海用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极简审批"等改革试点创新,全面铺开改革试点任务,年内累计完成试点任务70项,力争形成在全国推广的可复制可推广创新事项和案例3项以上,在全区推广10项以上。加快推动全国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创新经验全面落地。在“广西自贸三十条"基础上,出台实施钦州港片区配套支持政策,开展政策宣传培训专项活动,设立政策兑现“绿色通道"。全年新设立企业3500家以上。

二是强化国家级平台联动发展。在设立钦州港片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健全市直部门、县区与钦州港片区联动协作机制,推进市与片区、片区与周边区域、片区内各功能区之间统筹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政策与中马“两国双园"、钦州保税港区等政策的系统集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着力提升“两国双园"合作质量,争取联合理事会上升到更高层级、获得中马两国相关部门更多资源投入,加快建设清真产业园、马来西亚中小企业集聚区等国际产业合作平台,推动燕窝、清真食品、榴莲等东盟特色跨国产业链、服务链形成品牌优势。钦州保税港区加快向综合保税区转型,整合优化政策、口岸功能,建设完善区内道路、监管设施,建成侨益物流、进口汽车仓储等产业发展功能性载体项目,强化货物集聚分拨和供应链服务能力,培育发展期货保税交割、仓单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新业态。

三是以开放创新促产业合作。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优势,加大重大产业项目、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招商。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深圳、东莞等城市开展精准产业转移合作,重点承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日用品、家居等产业转移;探索建立与中西部地区“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建成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一期工程,开展园区联合招商,引进企业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贸易平台。

(三)强化产业发展攻坚突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临港绿色大工业、临港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一是加快打造大工业集群。实施大工业发展攻坚行动,重点突破绿色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纸业、木业、药业、锰业等10个优势制造产业,分行业建立产业攻坚小组,按照“谋划、招商、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七个环节,加大龙头项目、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引进建设力度,尽快补齐产业短板,加快促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市层面主攻绿色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粮油加工、纸业、新能源等产业,力争率先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方面。加快龙头项目建设,推动华谊一期工业气体岛项目2020年竣工投产,华谊二期丙烯、华谊二期氯碱、恒逸石化一期己内酰胺、桐昆石化一期苯乙烯项目进入主体装置施工;争取桐昆石化芳烃项目获批由储备项目转规划项目,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持续加大石化产业招商,围绕“油、煤、气、盐"龙头项目抓好关键补链延链项目招商,推动澄星二期磷化工基地项目年内启动建设,继续跟踪落实中海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加大精细化工项目招商,力争引进跨国企业投资建设高端特种化工新材料项目。加快石化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金鼓江作业区16—17#液体化工码头、法国苏伊士危废处理、美国普莱克斯大型空分、金谷片区污水深海排放管道等配套公用工程与华谊一期项目同步建成运营,完成金鼓江作业区13#码头验收并投入使用,完成金鼓江作业区19#液化烃码头及配套仓储、工业管廊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实现三墩片区桐昆石化项目配套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开工建设。在更高起点谋划石化产业园建设发展,完成石化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修编、产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推动与龙头企业联合组建石化产业园综合发展平台公司,建成应急救援“一基地一中心",实现石化产业园金谷片区封闭式管理,开展以钦州石化产业园为核心区的“1+6"(以钦州石化产业园为核心区,重点布局龙头企业,再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窝工业园、钦州高新区、皇马工业园、灵山陆屋工业区、浦北经济开发区6个园区为配套园区)大石化发展布局规划。

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按照千亿元产业目标,重点打造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三个行业。加快修造船资源整合步伐,联合中船开展修造船产业链招商,做大钦州基地规模。争取自治区支持在钦州布局建设大型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实现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大型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落户并开工建设,培育海工装备、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利用自贸试验区赋予的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发展,力争力顺轻型载货汽车项目完成盘活重组、钦州绿传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一期项目投产、中盟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推动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天山电子液晶显示器及模组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全面建设,开展产业链上下游项目专题招商。围绕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强化以商招商,引进5G产业孵化发展和示范应用、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等项目,规划建设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

粮油加工产业方面。围绕粮食、肉类、水果、活牛等指定进口口岸,引进建设农海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展示交易项目,支持中粮等大型企业扩产升级,重点建设中粮茶油、益海嘉里面粉加工综合体、北部湾华侨投资区澳华进口牛羊综合加工等项目,打造临港型粮油加工产业集群。

纸业方面。加快建设金桂二期180万吨高档白卡纸扩建项目。洽谈引进生活用纸、包装用纸等下游项目。谋划金桂三期化学浆和生活用纸生产项目。

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突破电池材料产业,推动卓能新能源技改升级、钦州港天源锂电池等项目投产,开展锂离子动力电池招商引资。加快灵山大怀山风电场工程、浦北龙门风电场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

强化全市产业发展“一盘棋"、市县上下联动,各县区结合实际推进木业、药业、锰业、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做大。木业方面,继续优化调整全市林木产业发展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完善进口木材口岸设施,全面开发建设中国—东盟进口木材深加工产业园,力争引进1家以上林木加工龙头企业及一批配套企业,推动浦北林木循环经济产业园张黄家具产业园项目建成,实现高端木材深加工产业实质性突破;支持钦南区那丽木材加工产业园开发建设,尽快形成特色产业集聚。药业方面,重点提升中国—东盟医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钦北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继续加大医药生产项目招商。锰业方面,推动现有产业资源技改升级,重点建设钦北锰华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新材料产业方面,优化混凝土产业发展布局,发展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材产业,支持建华管桩、远大玻璃等重点企业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方面,各县区结合本地农产品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引进果蔬加工、肉制品加工、大米加工、海产品深加工项目,推动饲料产业绿色发展。

二是加快构建临港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围绕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千万标箱大港建设,按照“提升格局、构建体系、做大产业、引进企业"的思路,高标准谋划临港现代物流业发展,做大临港现代物流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搭建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架构。突出补齐物流软硬件短板,加快钦州东至三墩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钦港支线扩能改造、鹰岭分区车场等海铁公铁联运关键项目,建设完善重点商品仓储、展示、检测、冷链设施。搭建物流产业集聚的高端平台,启动开发钦州港大榄坪现代物流集聚区,开工建设钦州传泰公路港、钦州港集装箱货运站、钦州保税港区陆海新通道国际集装箱分拨中心、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农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多式联运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重大项目,开展北部湾海铁联运皇马现代综合物流园规划、县域专业物流园布局建设研究。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祥龙、新龙等本地物流企业做大,加大引进临港物流企业、海铁联运企业、服务本地产业的专业物流企业、服务物流企业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以及服务物流企业的商贸金融企业,年内再引进龙头物流企业2家以上,培育A级物流企业3家以上。申报创建第二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试点城市。

三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升级。适应制造业与服务业、服务业内部各领域融合的趋势,用好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创新政策,积极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规模化、高端化、品质化为方向,重点培育打造国际贸易、大数据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康养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力争产业总量和质量有新突破。

国际贸易方面。出台国际贸易总部企业落户鼓励政策。建成钦州港国际贸易中心,促进指定进口口岸、进口酒类知名品牌示范区等口岸功能融合,规划建设以煤炭和钛矿为主的大宗商品贸易集聚区,培育发展国际贸易总部经济。在汽车进口等领域年内引进3家以上国际贸易龙头企业、供应链企业,争取落户3个以上面向东盟的贸易结算中心。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建设面向东盟的二手车出口基地、汽车再制造基地。研究建设大宗特色商品现货交易和期货交割、国际健康食品产业等国际贸易平台。

大数据服务方面。重点建成运营中国—东盟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一期、中国—东盟跨境数据中心项目,力争华为全球公有云广西唯一节点上线运行。完善钦州华为数字小镇总部基地、企业孵化基地、企业总部大楼等物理支撑平台。加大大数据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招商,搭建众包服务、大数据服务平台,争取华为服务外包等华为系列资源落户,力争落户大数据关联企业达100家。

金融服务方面。落实广西自贸试验区、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金融创新政策,推进“两国双园"开展“点对点"金融合作业务,利用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政策开展航运保险等保险创新,力争在外汇管理创新、跨境保险合作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强金融招商,引进证券、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在钦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研究设立钦州民营银行。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基金小镇。

电子商务方面。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战略,提升农村电商运营能力,开展社区电商规划布局,研究出台电商发展扶持政策,推动农产品上行、生活快销用品配送。做大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开工建设钦州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快件海运监管中心项目,用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引进一批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跨境电商品牌。

康养旅游方面。推动旅游与康养融合发展,引进知名旅游开发、康养运营机构进驻,建设三娘湾白海豚康养文旅小镇、北部湾华侨投资区康养小镇、浦北养老养生小镇、水上飞机运营基地、休闲海钓基地等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继续高水平办好钦州蚝情节,大力发展山水生态、滨海度假、乡村休闲等旅游产品。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的人文旅游合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争取钦南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支持灵山县、浦北县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取新创建一批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四星级旅游饭店、四星级民宿。

文化创意方面。盘活钦州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专业机构、运营平台合作,举办坭兴陶文化展等活动,扩大钦州坭兴陶、浦北小江瓷知名度。争取引进和培育一批动漫游戏发行企业和平台,规划建设中国—东盟(钦州)游戏动漫产业谷。

四是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体系。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围绕石化、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临港工业,引进中小配套关联企业,培育细分行业“专精特新"企业。继续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支持企业技改扩能转型,建成投产新天德技改、中信大锰技改等一批工业技改项目。搭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运用应收账款融资等融资工具,完善钦州市政银企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扩大政策性融资担保能力,健全重点工业企业专项转贷资金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信用类贷款等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

五是培育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全面落实厅市科技创新合作事项,开展自贸试验区科技领域创新。组织实施新能源、大数据、先进制造业等重大科技专项。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争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家以上、总量突破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0家,5家以上企业申报自治区“瞪羚企业"。引进孵化运营团队运营市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申报国家级孵化器。组织申报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市外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钦州市转移转化应用。

(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江海宜居城

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思想,统筹资源重点解决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突出问题,建设干净整洁生态有序的城区,带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是完善城市承载功能。聚焦生活便利适宜、环境优美舒心等群众关注的身边事,实施一批提升品质的城市功能项目,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出行方面,继续开展小街小巷改造,打通一批“梗阻路",加快完善已建成小区配套道路;加密优化公交线路,完善火车东站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点路段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居住方面,推进以市行政信息中心周边及上沙、沙坪村为重点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增设公共厕所,改造修缮一批老旧小区小院基础设施;注重提高市区供水保障能力和质量,确保郁江调水工程全面建成运行,开展第二、第三水厂改扩建工程,继续实施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大马鞍水库扩容(屯六水库引水)工程前期工作。休闲消费方面,实施慢行系统修复工程,引进社会资本建设河东片区高端酒店、新增商业网点,建设一批小区小院体育运动设施,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方面,加大主城区截污、管网建设,加快解决白石湖片区污水联网排放问题,争取建成滨海新城白石湖片区污水临时管网,加快推进大榄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年内建立餐厨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全面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深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推进钦江北环大桥至永福大桥段“一江两岸"绿化亮化工程及黎合江路口整治等城区主要进城门户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大榄江公园、龙贡塘公园等城市公园,实施待建地环境综合整治。

二是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加大力度开展环境卫生、城市扬尘、污水排放等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出台市容市貌规范标准。加快建设“数字钦州",年内建成5G基站达到900个,实现主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完善数字城管平台。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提高城市保洁作业水平,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2个示范片区、1个示范点。开展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建设城市节水基础性设施项目。加强物业行业管理,提升小区物业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强化城市管理法治建设。

三是加快城市重点功能片区开发。强化规划引领,重点优化开发城市规划范围内空间资源,加快闲置地块盘活开发。主城区重点开发火车东站片区,打造新的商住圈,带动河东区发展。滨海新城进一步优化规划体系,完成综合管网专项规划、绿地及水系规划、茶山江片区城市设计等规划,建设嘉兴街、茶山江大街等项目,全面形成以滨江东路—金海湾东大街—扬帆大道—嘉兴街组成的环路,集中开发环路内地块,完善环路内基础设施,争取再引进建设房地产、文化教育、总部经济等项目。开展临港区域统一规划,启动规划建设钦州港新城,为临港贸易物流、工业企业提供完善优质的城市配套。推进三娘湾、白石湖、龙门港等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开展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推进中山路、占鳌巷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完善钦州高新区等产城融合型园区道路、市政、休闲娱乐设施配套,强化以产带城,进一步集聚人气。

四是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围绕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自贸试验区等部署,谋划推动城市新一轮发展,引领北钦防一体化、北部湾城市群,积极融入强首府战略。建成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钦州至钦州东动车联络线、龙门和大风江跨海大桥等项目,争取启动钦州至南宁吴圩机场快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交通一体化对接。尽快打通北部湾大道至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道路,推进金鼓江疏港大道、钦州市区至三娘湾一级公路等项目,进一步完善港产城融合架构。推动钦北新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三娘湾快速通达,与主城区良性互动发展。

五是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落实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县域特色工业、旅游业、农业产业化,增强县域城镇化的内生动力。继续完善县域交通条件,加快建设南宁至钦州一级公路、浦北石埇至钦州二级公路、灵山沙坪至那丽公路等项目,争取尽快完成钦州至灵山、浦北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支持浦北县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工作,扩大国家级陆屋镇机电特色小镇产业集聚,抓好浦北龙门红椎菌小镇、钦北大寺飞翔小镇、钦南坭兴陶小镇等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工作,支持灵山县陆屋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五)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坚持把投资和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产业、港口、交通、城市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大项目、好项目,培育更多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继续以“5+2"模式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已开工的2019年“5+2"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施新一批“5+2"重大项目,实现5个投资或产值超100亿元工业项目和2个投资百亿级产业综合体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全年实施“双百双新"重大项目40个以上。

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统筹。优化重点项目管理机制,推行重特大项目推进横道图模式,实行专人跟踪负责,建立项目招商签约落地、前期工作、开工后建设、即将建成投产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对列入自治区、市级层面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资金、用地等保障支持。全年统筹推进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50个左右。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120个以上。力争市级管理园区、功能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提高到30%。

三是完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落实自贸试验区重大港航基础设施项目用海创新政策,争取重大临港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战略项目,力争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取得实质性突破。用好自治区用地优先支持政策,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开展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综合用地改革试点。争取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等支持,重点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倾斜。在生态环保、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稳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积极争取自治区资金、用地等要素支持,加快建设一批“五网"(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项目。

四是加强项目储备招商。开展“十四五"重大项目策划,争取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规划。配合自治区开展平陆运河、王仙湾水库等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围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重点产业,创新云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方式,加强自贸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海经济等主题招商,抓好央企、民企、湾企招商,争取引进一批补链企业、优质项目。更加注重外企招商,做好外商投资鼓励政策宣传解读。

(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产业、农村公共设施补短板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确保农业发展稳中提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优质荔枝、秋冬种马铃薯、辣椒、奶水牛等特色种养殖,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疾病防控,支持生猪生产加快恢复,保障粮、油、菜、肉、禽、蛋、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力争新增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个、县级3个以上,推进“钦州大蚝"、“灵山荔枝"、“浦北黑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犀牛脚中心渔港经济区、三娘湾海洋牧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品牌农业,出台富硒农业、海红米产业发展规划,创建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8个以上、海红米生产示范基地2个以上。支持建设畜牧产业联合体、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培育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支持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扩大产业集聚,提升荔枝、大蚝、水牛奶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力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二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实施“四建一通"工程,新增完成一批“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建设王岗山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继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稳定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实施农村改厨改厕等项目,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全面完成“幸福乡村"专项活动和美丽乡村总体任务。

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体系,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完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力争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家庭农场30家以上。完善村民合作社运行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完成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办证率90%以上。全面完成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

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改革部署,对标一流水平,以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全市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区前三位。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部署,启动钦南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建设,组织更多企业申报电力直接交易,积极争取进口煤指标,推动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水价格。创新投融资方式,争取设立市园一体化投资基金,做好钦州临海工业公司等企业主板上市培育工作。推动建立房地产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严格控制政府隐性债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深化市级国有平台公司改革重组,力争在资产盘活、融资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是加大“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获得水电气、办理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纳税服务、跨境贸易等环节,加大改革攻坚,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在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推进以减环节、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为重点的流程再造,开展“极简审批"、“证照分离"改革,将告知承诺制审批等措施在全市推行。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开展“异地办理"、“同城通办"试点,健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机制,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进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钦州)平台建设提升,加快政务数据“聚通用"建设,强化数据信息共享。年内实现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上线运行。继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数据归集共享及应用、联合奖惩等工作。

三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受理和解决渠道,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订的机制,健全市领导联系民营企业、企业家和行业商会、协会机制。建立惠企政策兑现“直通车"制度。完善非公经济仲裁调解中心,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司法援助,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落实市场投资准入制度改革措施,保证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下转06版)

新闻推荐

发布涉疫情不实消息浦北一公司被警方处罚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钟小启)4月21日,浦北县华桂运动科技有限公司在内部发布了一份通告,上面有“灵山县陆屋工业园区有一例确...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