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主心骨 百姓的贴心人 记市中区龙门镇甘家渡村第一书记叶履钊

内江日报 2020-04-25 02:05 大字

关心村民春耕生产

叶履钊在植树

“最近你们家的天然气还稳定吗?” 4月23日,市中区龙门镇甘家渡村第一书记叶履钊来到脱贫户付顶奇家中,了解天然气使用情况。

叶履钊担任甘家渡村第一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村里的田间地头遍布他的足迹,村民的家中常有他的身影。如今,曾经的贫困村已然变样,产业有支撑,村容有改变,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全媒体记者 罗伊婷 文/图

安装天然气,为村民生活添加“助燃剂”

2017年,甘家渡村成功退出贫困村。曾经,生活在沱江边这个小村落里的村民只能靠着“柴火”过日子。2019年1月,叶履钊来到甘家渡村担任第一书记,他的到来,为当地村民的生活送来了“助燃剂”。与天然气公司洽谈、与邻村协调土地、研究管道安装可行性、自筹资金1161300元……2019年底,甘家渡村成为市中区第一个组织村民安装天然气的村子。

从“众人拾柴”到“全民用气”,甘家渡村村民的生活水平足足上了一个台阶。对于生活的变化,脱贫户付顶奇深有感触。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变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丰富。他告诉记者,自己从脱贫户到成为一名村干部,多亏了叶履钊的帮扶,不仅三次劝说他返乡发展,还帮助他报名参加继续教育,将他发展为共产党员。 而面对付顶奇的感激,叶履钊说,自己只是尽到了倾尽全力帮扶的本分。

打造生态绿廊,为产业发展注入“催化剂”

村子的发展,产业是关键。叶履钊到任之初,便带着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党员多方考察适合甘家渡村的产业。“打造沱江生态绿廊,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收,是村民的谋生之法,更是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叶履钊介绍说,经多方考察,结合甘家渡村实际,发展雷竹产业成为首选。

2019年,甘家渡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0100元,雷竹、柑橘、旱藕占据了其中的重要成分。

经济开始稳步增长,宜居环境的打造成为了村民的新追求。4月7日,叶履钊带着村民志愿者在白沱沿江路甘家渡村的区域范围内栽种银杏树及花卉苗木,积极参与龙门镇沿江生态走廊打造行动。

植树现场,叶履钊忙着铲土,村民志愿者谢敏则两手扶着银杏树,帮忙固定树苗。“大家行动都很积极,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环境好了,发展会更好。”叶履钊说,从3月10日开始,他们就一直在忙着规划、清理场地、做标记、选树种、栽树,他也不记得自己到底种了多少棵树,只希望这条邻近河边的道路成为一条最美乡村路。

借助曾家大院,为村子注入甜蜜“添加剂”

沿着崭新的白沱沿江路前行,到甘家渡村的车程比以往缩短了一半,沿途观光的人越来越多,道路的优势为甘家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曾家大院这个曾经的制糖作坊,叶履钊萌生了新的发展思路——恢复古法制糖手艺。“我们村里有当年制糖的掌火师、制糖匠,如果增加甘蔗种植产业,我们可以把体验古法制糖手艺作为甘家渡村的招牌,吸引人气,人多了,甘家渡村的发展项目就会更多。”叶履钊说,这是一项大工程,从传承人、手艺人、历史资料各方面,都需要去寻找、收集,但以独特的甜城文化带动旅游、带活经济,这是村里发展的优势和机遇。为此,在开展日常工作中,叶履钊时刻注意此类素材的收集,为全面展开工作做足准备。

叶履钊说,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确保脱贫户不返贫是物质保障,作为第一书记,更应该重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让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再贫瘠。

新闻推荐

听报告催人奋进 谈未来信心倍增 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讯4月22日下午,钦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代表团分组审议了钦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报告,酝酿大会选举...

浦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浦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