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三农写春秋 八桂沃野谱华章 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成立40周年纪实

广西日报 2019-12-04 07:08 大字

土壤、耕地监测覆盖全区。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项目建设。 广西富硒农产品在第四届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上展示展销。 开展肥料市场监督抽查工作。 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助力智慧农业。 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绿肥长势喜人。 阳成斌/摄

核心阅读

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以下简称“广西土肥站”)成立于1979年10月,至今已走过40年光辉历程。

40年前,从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虽几度易名,但初心不改。

40年来,从小打小闹到不断壮大,虽栉风沐雨,但不负使命。

作为省(区)级公益性事业单位,从1979年12月4月正式挂牌,到2019年12月4日,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迎来了40周年站庆。

40年风雨兼程,一代代广西“土肥人”,勇于开拓创新,不断超越,挺起了“行业脊梁”。先后承担过国家和自治区数十项农业重点科技项目,获国家、省部级成果奖30多项。

40年砥砺前行,一代代广西“土肥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八桂大地,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精彩华章。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业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重大集体荣誉。

4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广西“土肥人”大力推广土肥水先进技术,全力发展富硒农业,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默默奉献。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广西土肥站先后有5位专家获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位专家获全国劳模称号,获得省部级以上个人表彰的达数十人。

1围绕落实“藏粮于地”狠抓耕地质量建设

农业以土而立,耕地质量建设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西土肥站结合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大力实施“藏粮于地”,不断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硕果累累。

——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壤普查从1979年至1990年,历时12年,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面积2.4亿亩,获得各种数据450多万个。广西土肥站编制完成了自治区级成果《广西土壤》《广西土壤资源调查数据集》和广西土壤资源系列图等成果共25项,取得了广西土壤科学的重大成就,是广西首创性的区域土壤综合研究成果。

——持续推进耕地质量监测从1984年开始,广西土肥站从不间断地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到2018年,在14个设区市共布置耕地质量监测点660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区主要耕地土壤类型、涉及主要种植制度、兼顾高中低不同地力的监测网络。

——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良从1990-2018年,广西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地)9571.65万亩次,增产粮食287.28万吨。

——“沃土工程”创新获国家好评广西土肥站结合“沃土工程”项目的实施,创造性组织实施“增、提、改、防”一条龙技术服务活动,被国家农业部门领导称之为“有新举措”,并刊发在《种植业司快报》上。

——持续加力耕地质量提升从2006年至今,广西土肥站通过试点摸索,建立了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酸化土改良等耕地质量提升主推技术模式,并形成“1+1”技术组合,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酸化土壤改良技术,并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近年来,广西土肥站以实施国家耕地质量提升项目为契机,争取国家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资金4138万元,在23个示范县建立示范面积32.52万亩;争取自治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项目资金270万元,建立示范县25个。目前,全区已经完成秸秆还田超过3600万亩,完成绿肥播种面积超过300万亩。

2围绕富硒资源优势狠抓富硒农业发展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学决策,作出了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决定,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设在广西土肥站),制定了《关于大力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意见》,编制了《广西富硒农业提升行动方案(2015-2020)》等,推动富硒农业加快发展。

——加强示范带动安排专门资金用于推进富硒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创建了贵港市、浦北县两个“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发动企业参与富硒产品开发,壮大开发主体。

——制定富硒地方标准组织开展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掌握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制定了省区级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规范富硒农产品生产。

——组建富硒农产品协会组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区级富硒农产品协会,开展富硒农产品认定工作,建立“广西富硒产品质量溯源系统”,为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保驾护航。

——培育桂系富硒品牌搭建多层次富硒产品展销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区内外大型展会,展示展销广西富硒产品。

——开展招商引资举办广西富硒农业专场推介会、广西(贵港)富硒农产品博览交易会等,加强富硒产品和项目推介,扩大广西富硒农业影响力。

截至2019年10月,全区共有354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从事富硒农业开发,有313个产品获得富硒农产品认定,共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529个(片),基地面积累计62.8万亩,产量39.3万吨,富硒产业总产值56.9亿元,共带动20.9万农户参与开发,其中贫困户3.6万户,增收12.56亿元。

3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狠抓科学减量施肥

农业以肥而兴,肥料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广西土肥站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主抓化肥减量与肥料管理,为粮食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全国首创“测土配方”五大模式一是创新推行“测土信息公示、施肥方案上墙”,覆盖全区98个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6338个重点示范村;二是成功研发施肥“点点通”触摸屏和手机施肥“点点通”。1995-2005年,全区共建立了46个网点县,提供电脑施肥建议卡129.23万份,实施土壤诊断施肥面积达1947万亩;三是于2009-2016年开展每年一度的“测产选肥”大型科技活动,创造出“展示肥料品最多、参与面最广、技术配套最优、带动面积最大、推广成效最实、各方反映最好”的“六个全国之最”;四是开展农企合作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终端配肥技术服务。2012-2015年,全区共认证终端配肥网点174家,累计生产供应配方肥14.74万吨;五是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技术服务。2012-2014年,全区土肥系统累计为6774个村、2.9万个农户提供了“一对一”服务。

——钾肥推广全国领先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广西土肥站就开展了大量钾肥示范推广工作。钾肥施用面积由1980年76.05万亩,增加到1982年1200万亩。2000年以后,全区耕地已全面施用钾肥,对增强水稻抗病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肥生产长年坚持九十年代,广西绿肥曾红极全国,最多时达到1100多万亩。后来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和劳动投入的减少,全区绿肥生产在300万亩左右徘徊。近10年来,经过各级土肥部门的努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绿肥种植又受到各类经营主体的重视,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以上,培肥了耕地,减少了化肥施用。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从1981年起,广西土肥站开始探索研究农作物秸秆的还田利用及推广工作,到2018年,全区秸秆还田面积已扩大到4008.9万亩,近5年来,累计推广应用秸秆还田1.7亿亩,每亩增产50.4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增长12.6%。

——规范肥料登记管理从2001年起,广西土肥站受委托进行区内肥料登记管理。2001-2018年,共受理企业申请登记的产品达1.6万多个。通过严格资料审查、严格肥料市场准入,目前全区肥料登记证仍在有效期内的肥料产品共有2166个。通过开展“放心肥料下乡进村”宣传培训,参与打击假冒伪劣肥料专项整治活动,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让优质肥料走进幸福田园。

——土肥测试机构规范化运行土肥测试中心建成于1985年,随着测试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农业部的要求,广西土肥站精心筹建的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于2001年顺利通过农业部机构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获得了“双认证”,工作更具权威性。自测试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国有机肥资源及品质调查、广西测土配方施肥、广西耕地土壤重金属调查、广西富硒农产品开发、广西水稻重金属风险排查等数十项重大项目的大量检测与研究工作。

4围绕落实节水行动狠抓节水农业发展

广西土肥站把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一号技术”来抓。在全区建立了各类节水示范样板137个;在14个县(市、区)建立42个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点;大力推动水肥一体化与水溶肥料、农化抗旱抗逆技术、保水剂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应用。

经过近30年的总结筛选,广西土肥站相继在全区推广了覆盖保墒技术、深耕深松技术、坡改梯和等高种植技术、农化抗旱保水剂应用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微喷灌技术、集雨节灌技术、水稻半旱式垄作栽培技术、水稻浅湿控制灌溉技术等十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模式。

特别是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目前已覆盖到全区所有县(市、区),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不足一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180万亩。广西已成为我国除了北方地区之外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应用作物品种最多的省区之一。

农业农村部为此予以高度评价:广西探索了中国南方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新路子,值得在全国推广。近10年来,全国农技中心5次在广西召开全国节水农业及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培训现场会。

40年沧桑砥砺,40载春华秋实。今天的广西土肥站正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迈着改革创新的步伐,围绕土肥水技术推广、富硒农产品开发、肥料登记管理、土肥检测等业务,在八桂大地上续写华丽新篇章。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由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提供)

新闻推荐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浦北县举办纪念张世聪诞辰110周年研讨会

浦北讯“张世聪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是浦北县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开展‘不忘初心、...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