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营长 亲历战争的活化石
《父亲的军装》作者:徐子建龙营长觉得淞沪会战失败,主要是中央南线的战略误判。罪不全在陈光中,调往金山卫的63师两个团即使按时到位,也挡不住日本十万大军。“我们团守乍浦以南,没多少伤亡;如果是守乍浦北边的金山卫,咱俩可能早就没命了。现在的战术是打得了就打一下,打不了就上山。”父亲说。“消耗战如果不能歼灭敌人,那就光消耗自己了。”
饭快吃完了,突然远处几声沉闷的炮响,紧接着尖细的呼啸声由远而近,一颗炮弹落在三十多米处,根本来不及躲闪。随着闪光和巨大的爆炸声,一阵弹片和泥土坠落,父亲被气浪冲出四五米,只觉得灵魂冲出了躯壳,脑袋嗡嗡作响,脸像火烧过一样疼痛,军帽不知去向。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气味,滚热的泥沙砸在身上,人却动弹不得。父亲慢慢地睁开眼睛,硝烟尚未散去,略一抬头,看到龙营长倒在七八米外。父亲挣扎着爬起来,过去一看,龙营长的头部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人已经失去知觉,口中只轻轻冒出来一句:“伢子……”也许是知道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心里惦念着幼小的儿子。父亲立即打开随身的急救包,给伤口撒满消毒的磺胺粉,又包上止血带,其实伤到这样的程度,止血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父亲高声喊:“担架兵!担架兵!”
几个士兵匆匆拿着担架跑过来,把人抬上了行军床。营里的军医立即赶了过来,但龙营长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抢救是徒劳的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父亲心中无比痛惜,这是他最亲近的朋友,也是一位勇士,一个真正的军人。
营长的勤务兵把父亲的帽子捡回来,掸去尘土,父亲接到手里,郑重戴上,战场上军人的命运,生存还是毁灭,常常就在这方寸之间。
第二天一早,部队已经向附近山区转移。父亲亲自安排了担架,运送龙营长的遗体去后方。团里来送别的军官,每人四块五块,凑了几十个银元,托担架班长转交给远在江西上饶留守处的孤儿寡母。大家在路旁肃立,庄严地行军礼,目送担架上的遗体渐渐远去。父亲眼中的泪水默默地流淌:“兄弟,一路走好,为国捐躯,你的英名千古流传!”
八十年过去了,年逾百岁的父亲,仍然清晰地记得龙营长倒在他面前的情景,但具体时间却记不很准确了。这许多年,和父亲谈及抗战经历,老人家几乎每次都会提及他的好兄弟龙鹏。“初为人父啊。”父亲第一次和我谈到他的时候,说完这一句便哽咽不止。
新闻推荐
黄镜天冯春香在医疗卫生战线上奋斗20多年,他由一个青葱小伙子成长为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他叫韦斌,一个生于长于六万大山的...
浦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浦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