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书写扶贫担当 追记浦北县官垌镇旺充村扶贫队员宾冷

广西日报 2019-02-15 07:18 大字

广西新闻网记者樊成甫通讯员李崇成马启崇

“住上新房子喽!住上新房子喽!”新春佳节前,看着孩子们在新房前兴奋地跑着、喊着、笑着,梁有兴的眼眶盈满了热泪:“他说春节前一定让我住上新房,现在真的实现了,但我再也见不到我的老朋友了。”

梁有兴是浦北县官垌镇旺充村老瑶麓屯的贫困户,而他说的老朋友叫宾冷,一名驻村扶贫队员。

“我在基层工作时间长,更熟悉和了解群众工作,请求局领导考虑。”浦北县税务局机关党办主任曾家现,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宾冷请求下乡时说的话。

作为浦北县一名税务老干部,他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完全可以享受组织的照顾,换个较轻松的工作岗位。可相反,他却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去偏远的旺充村扶贫。从去年3月进村,到9月离开人世,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但他的名字,却深深刻进了当地群众的心里。

“我一家八口人,住的房子却只有20来平方米,想建新房又没那个钱。”梁有兴回忆说,看到大多数群众都住上了宽敞的房子,他总感觉在村里抬不起头,做什么事情都没兴致,甚至不想发展生产,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

梁有兴记得,宾冷进村的第二天,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到他家了解情况,仔细核实家庭收入,并把他纳入危房改造对象,一下子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此后,宾冷隔三差五上门查看房屋改造进度,每次都信心十足地告诉他,来年春节一定可以住进新房。“他还帮助我发展养殖,带着我对自家那8亩八角林进行改低创高。现在我的收入越来越高了,也要住上新房了,可是再也见不到我的老朋友了。”

同样把宾冷认作老朋友的,还有旺充村中央垌自然村的张祖安。由于没有宅基地,不能另建新房,张祖安一家只能住在破旧漏雨的危房中。宾冷了解后,连夜和村干部商量解决办法,并为他申请了危房维修资金。

“现在我的老房子很结实,又被粉刷一新,外人还以为我要开家庭旅馆呢。”张祖安回忆说,宾冷为他家付出了太多。在超强台风“山竹”到来之前,宾冷很担心他的老房子出问题,连续两次披着蓑衣、顶着狂风暴雨上门来,直到他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才放心。

“宾冷在扶贫工作中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尽管宾冷离世已几个月,但浦北县扶贫办主任周捷见到记者仍感慨不已,“他一直与贫困户打成一片,处处为贫困户着想,是一个思想崇高、有担当精神的好同志。”

“如果没有宾哥帮我全家交保险,现在不知道又要欠多少外债!”该村大基田的张声强说,自己身体不好,母亲也年过八旬,小孩又小,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在新农合缴纳最后期限的前一天,他家4口人需要缴交720元,可他的口袋只有20块钱,当时又着急又无奈。

宾冷知道这一情况后,直接帮他把钱先垫付了。就这样,在截止时间的最后关头,宾冷帮助张声强购买了新农合,解决了他全家人的后顾之忧。

“在驻村工作中,他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旺充村村支书覃世南说,虽然宾冷进村时间不长,但成绩很突出,为村里争取了路灯项目,覆盖到每一个自然村屯;为村里争取了文化娱乐项目,建起了村里的大舞台;为村里争取了部分道路硬化……

据了解,宾冷驻村以来,每日都奔忙于脱贫攻坚工作第一线,直到病倒时,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没合上的工作日志和感冒药。

“他就是太累了,经常为群众利益加班加点工作。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说到宾冷的病因,覃世南这样认为。

去年9月17日,在超强台风“山竹”到来之前,宾冷不顾个人安危,和当地干部一起挨家挨户通知村民做好防范工作,连夜冒雨把住在破漏瓦房里的村民转移到了安全场所。由于连续奔走在弯曲陡峭的山路上,加上大雨淋湿透了身,他病倒了。但当时又是产业“以奖代补”申报工作的关键时期,事关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必须深入田间地头,对群众的各类产业进行现场勘察测量、拍照存档。宾冷每天早起晚归,还要汇总各种表格、材料到深夜,根本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018年9月26日一大早,宾冷与其他工作队员就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上午10时45分,他突然感觉到头晕、心悸、胸闷、冒汗,出现了间歇性昏迷。在场的村干部立即请来村医,初诊后又紧急送往镇卫生院,随后又转送浦北县中医院,但最终还是抢救无效。宾冷的生命,定格在了2018年9月27日5时30分。

在县医院内的那一小段时间里,神志尚清醒的宾冷依然用手机发送扶贫信息,询问项目建设进度。

宾冷走了,但在短暂的扶贫路上,却留给贫困乡亲满满的爱、融融的暖。

新闻推荐

浦北县:“大扫除”扫出百台不合格燃气具

本报讯(记者周丽虹通讯员黄营)为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燃气器具商品质量监管,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从1月起至3月31...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