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依海而兴 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简文湘周红梅
4项改革经验和创新案例作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上报商务部;
今年前7个月,在全国各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普遍下跌的大环境下,钦州港货物吞吐量实现逆势增长;
成立一年来,新设立的企业超过1300户,新增企业总数超过2700户,内资注册资本总额超过380亿元……
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中唯一临海、面积最大的片区——钦州港片区,自去年8月底揭牌以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争创一流
“在钦州建项目,最大的感受是审批时间短、建设速度快、办事少跑路。”8月26日,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工业气体岛项目副总监唐伟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办理规划许可证、用地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三证”,按常规需1到2个月才能完成,如今只要一周便全部“搞定”。
“钦州港片区实行工程项目施工许可阶段审批取消了施工图设计审查,仅此一项便使我们的项目建设周期缩短了8个多月。”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对外关系办公室处长杨雪飞告诉记者。
“钦州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片区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目前,企业开办、工程报建、财产登记、跨境贸易等重点指标已达到全国一流水平。”钦州市委书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工委书记许永锞介绍。
一年来,钦州港片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其中,企业设立办结时间已压缩至2小时以内,企业开办由3个环节压缩为1个环节,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不动产登记实现了智能查询、缴费、打证等服务,环节优化至1个,办结时间平均约为45分钟;工程规划许可办理时限由原来5个工作日提速为现场办结……
在钦州港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办理各种业务。“钦州积极推进临港片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目前,综合服务大厅已入驻商事登记等13个单位,可承接办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291项。”钦州港片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协理局长陆崇山介绍。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钦州港片区累计完成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的52项改革试点任务,占全部任务的55.3%;总结提炼形成改革经验和创新案例共19项。”钦州港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局局长左孔天说。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上半年,钦州市以钦州港片区为龙头,共签订了“三企入钦”招商合同项目84个、项目总投资256.3亿元。
依托通道,门户港建设步伐快
8月27日上午10时,钦州港码头,几艘大货轮停泊在岸边,一座座岸桥正在紧张作业,一辆辆集卡来回穿梭,好一派繁忙景象。
“随着钦州港东航道一期扩建工程的完工,实现了进出港两不误双航道航行,大大减少了集装箱班轮等泊造成的班期延误。”新海丰船代部经理卢晓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建设快马加鞭,是钦州港片区加快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的一个小缩影。
一年来,钦州港片区积极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对标对表国内国际一流港口,加快港口硬联通和软联通建设,大力推行提效降费,强化海铁联运,加密航班航线,国际门户港建设成效初显。
8月26日,记者来到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采访。该中心站是广西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重要配套工程,它的开通运营,打通了铁路港口、公路铁路联运“最后一公里”,使港口与铁路之间的物流成本降低了20%以上,铁路集装箱年装卸能力由15万标箱跃升至105万标箱。
“今年以来,中心站累计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1390列,同比增长38%;铁海联运集装箱办理量突破14万标箱,赶超2019年全年办理量,预计全年运量将超过25万标箱。”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铁成介绍。
在积极建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的同时,钦州港片区还加大了“软环境”的建设。通过在通关、查验、物控等业务现场设立“陆海新通道专窗”和“专用查验平台”;推出进口植物产品“分类管理”业务改革,实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新的通关模式;加快集装箱码头卡口智能化建设等一系列举措,钦州港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据钦州港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韦璐清介绍,今年前7个月,钦州港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2.96小时,比2019年压缩54.13%;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35小时,压缩87.81%,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压缩过半,均位居北部湾沿海各港口首位。
如今,钦州港已建成80个码头泊位,运营航线达49条,其中外贸航线已达29条,连通我国14个省区和全球83个国家、203个港口,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初步形成。在全国港口货量普跌的形势下,今年1-7月,钦州港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678.9万吨,增长15.2%;集装箱完成195.4万标箱,增长28.8%,增速全国第一。
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稳步推进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整个工厂的装修,准备下个月正式投产,预计燕窝年产能达100吨。”8月26日,在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来西亚客商、广西自贸试验区沙巴燕窝有限公司总裁张育华告诉记者,他之所以选择来钦州投资,主要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发展机遇和包括自贸试验区在内的多层政策优势。
“今年以来,我们的月产燕窝由几十公斤增到几百公斤,预计今年总产量达3吨。”深圳杰瑞氏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傅冰影表示,该公司将总部从深圳搬至钦州,就是要借助自贸试验区的平台,把燕窝系列产品推向世界。
广西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点是面向东盟,钦州港片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中马“两国双园”。为此,钦州港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突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先试,不断强化中马“两国双园”合作,专门设立了联合理事会秘书处(对外合作交流局),深化“两国双园”日常联络和互动发展,支持燕窝、榴莲、棕榈油等马来西亚优势产品贸易,成功推动马来西亚毛燕于2019年11月实现首次输华。“目前已有12家中外燕窝企业入驻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基地年加工燕窝能力可达500吨、产值100亿元。”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谷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黄其党介绍。
此外,钦州港片区还投资15.6亿元建设马来西亚中小企业集聚区,为马来西亚企业入驻提供产业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谋划建设棕榈油期货交割仓;与中西部地区共同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推动广西与四川共建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引进红酒灌装等一批中西部合作项目入园,为中西部地区参与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平台;创新开展中马“两国双园”点对点金融改革并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此举将推动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试点开展一定额度内资本项下本外币可兑换业务,实现两园之间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新闻推荐
钦州港片区政务服务大厅的设立,给商家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报记者简文湘通讯员劳干琼黄海志文/图■编者按7月24日,记者从中国...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