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北区:“点对点”服务稳就业促脱贫

广西日报 2020-08-07 07:26 大字

本报钦州讯(记者/潘云锋通讯员/黎培主)“感谢政府‘爱心专车’直达广东佑皇电子厂复工,我每个月有好几千元收入,脱贫不成问题了。”8月6日,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那兰村贫困劳动力张招廷说。

今年2月下旬,针对疫情期间出行难的问题,钦北区安排车辆集中输送贫困劳动力前往广东深圳、惠州等地返岗就业,并协调卫健部门加强防疫排查、健康教育、体温检测,确保贫困劳动力健康状况和企业用工安全,让贫困户劳动力“下车门就能进厂门”。

张招廷是钦北区“点对点”服务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该区组织社保协理员、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3.2万人次,进村入户调查劳动力返岗计划、务工地点等情况,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另一方面,组织辖区企业、就业扶贫车间,把微型招聘会搬到镇、村(社区),举办20场“点对点”微招聘会,既解决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又保障返乡贫困劳动力就地扎根就业。

青塘镇榃山村贫困户杨德仪是广州市黄金清洁服务公司工人,大年初四接到公司通知1月31日返岗复工,2月1日,来不及休整就投入搬运工作,2月至今,工作稳定且月薪3000元。按照钦北区出台的就业扶贫政策,杨德仪获得每月200元的稳岗补贴以及前往广东省一次性交通补贴300元,两项补贴共1100元。

截至目前,钦北区贫困劳动力务工1.68万人,同比增长4.47%,不少贫困群众通过政府的帮助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得益于钦北区积极就业政策援助,平吉镇榃兰村村民韦业纯在人工繁育水律蛇产业转产后,转型养殖生猪和种植百香果,因资金困难,今年4月村委聘请其为村级社保协理员,月薪2100元。

今年年初,钦北区因需因人开发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扶贫公益岗位、非固定性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累计开发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扶贫公益性岗位1500个,目前累计上岗1178人。

“钦北区将就业脱贫与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叠加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剩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监测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钦北区扶贫办主任黎培科说。

新闻推荐

今年上半年,鲁花钦州油厂2万吨食用油保障市场供应 广西人爱吃广西产的鲁花油

鲁花钦州生产线一角。▲厂家车队忙送货。工人正在包装酱油。繁忙的生产车间。核心阅读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让人们...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