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交融淬炼制陶大师 记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传承人李人帡

广西日报 2020-01-15 06:51 大字

本报记者赵超

他的巧思如泥般柔软,他的热爱如火般炽热。

在40多年的泥火交融中,李人帡淬炼技艺,大胆创新,使得有“中国四大名陶”美誉之一的钦州坭兴陶不断发展壮大。

40多年来,李人帡烧制了一件又一件坭兴陶精品,成为传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人物,同时拥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双重称号。

改良技艺振兴陶艺

“我愿做一个一生与坭兴陶交融在一起的痴人。”年过七旬的李人帡,是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他的一生与坭兴陶相伴,看尽行业起伏,始终牢记初心。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钦州人,李人帡仿佛生来就具备制作坭兴陶的天赋。自1973年进厂,原本需要3年雕刻学徒的时间,他一年便出了师,熟练掌握了传统坭兴陶装饰八大法。

市场的洪流无法阻挡。上世纪90年代末,他所在的老厂因经营不善而停产。但技艺精湛的他很快便接到了多位广东、湖南老板的邀请,面对高薪诚聘,他选择了坚守。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把老厂的生产设备给保护起来,并继续潜心搞陶艺、搞科研,开发适销新产品。2000年,他和朋友一起筹资3万元,成立陶艺公司,开启了他们振兴钦州坭兴陶的奋斗之路。

创业之路何其艰辛。为了探索现代工艺,李人帡多次前往景德镇、佛山等陶瓷重镇学习,用电窑替代传统古龙窑烧制,并不断改良;为了企业持续发展,他引进人才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培育品牌,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李人帡是坭兴陶产业化的先驱。在政府支持下,钦州坭兴陶产业由20世纪末的从业企业仅2家、从业人员300人,年产值300万元,发展到目前从业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5000人、年产值近6亿元的规模。

奉献精品传播文化

无论行业兴衰,李人帡始终秉持一颗“匠心”,从未停止对作品的探索。

时隔多年,李人帡对“神鸟”的创作记忆犹新。30多年前,老厂接到一个特殊的订单,这是一个从美国来的陶艺样品,因造型复杂,生产时间紧,当时国内很多大厂都不敢接。

时任老厂研究所所长的李人帡勇敢接单,他和老师傅一起连续加班,研究“神鸟”造型,尝试了数种材料,最终解决了“神鸟”的模型难题。他还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对其重新进行艺术设计,使其成为融合中西艺术特色的坭兴陶艺术精品。

最终,30万只坭兴陶艺术品“神鸟”跨越太平洋“飞”到美国,成就了我国陶器行业单件陶器艺术品一次性出口欧美市场最大纪录。

在挽救行业颓势的同时,李人帡的创作热情并未消减。

从艺40多年来,他创作设计新产品350余件(套),获国家级一、二等奖作品有30余件(套),如《四神掛碟》《陶牛角》《壮乡石榴瓶》《高鼓花樽》等,多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珍品称号、“金凤凰”创新设计大赛金奖等奖项。他的作品收藏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国内外10多家国家级的博物馆,设计的日用陶产品畅销国内外,成为钦州坭兴陶文化的有力传播者。

桃李芬芳教泽绵长

“师傅常说,一个合格的手艺人,既要有理论知识,也要有实践能力,‘纸上谈兵’要不得。”章壮华2005年拜李人帡为师,如今也拿到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奖等荣誉。

为了传承壮大坭兴陶烧制技艺,李人帡除了自己带徒弟外,还受邀作为广西科技大学、钦州学院、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的客座教授,讲授《坭兴陶历史》《坭兴陶设计制作》《坭兴陶美学价值》等课程,每年有200多名学生通过李人帡的课堂学习到坭兴陶制作工艺。近10来年,随着坭兴陶产业的不断壮大,钦州坭兴陶行业中新增省级大师71人、市级大师82人,其中大半是李人帡的学生。

李人帡还总结创作经验,深入发掘坭兴陶的文化内涵,先后发表了2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其中,《坭兴陶简史》填补了中国坭兴陶理论研究的空白。

新闻推荐

唱响夕阳红 共筑中国梦

舞蹈《让你听懂我的语言》舞蹈《希望在田野上》本报记者李建城通讯员梁龙摄影报道歌声袅袅辞旧岁,舞姿翩翩贺新春。1月10...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