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志愿之城”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冯洁
聚小爱成江海,融万民纳百川。志愿服务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彰显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以“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宗旨,用志愿服务精神塑造钦州独特魅力,着力打造“志愿之城",是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快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
优化志愿服务发展环境
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分别成立“志愿之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书记亲自担任组长,文明委成员担任成员,下设文明办为协调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各县(区)志愿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由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
切实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鼓励志愿者长期参与服务。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型激励机制,平时储存志愿服务时间,需要时可支取换物。进一步落实优秀志愿者在入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的激励性政策,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志愿服务表现突出人员,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志愿者、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努力配强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大志愿协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建设力度,通过配备人员编制、政府购买服务、干部挂职锻炼、选派志愿者等途径,进一步增强工作力量。要配备专人专门管理志愿服务工作,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确保“有人办事"“能办成事"。
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着力打造“志愿之城",尤其需要教育、引导、督促,让大多数人具有志愿服务的自觉意愿,营造“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氛围,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积极组织专业服务队伍。组织文化艺术、医疗卫生、法律、电力、交通、环保、消防、教育等行业系统,建立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等群团组织,建立党员、青年、巾帼、助残、红十字等志愿服务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讲习所,建立帮扶、便民、文艺等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建设智慧型“志愿钦州"信息平台,专业化、常态化开展活动。一是整合各单位的志愿项目,并在平台上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如“禁毒宣传"“防艾宣传"“美化家园"“关爱留守儿童"“扶贫济弱行动"“文明引导行动"“文化惠民行动"“爱心助残行动"“周六志愿行"等,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在平台上报名参加志愿活动。二是分县区征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定期在平台上发布,通过实名认证后的志愿者可认领微心愿,并帮助困难群众实现梦想。参加志愿活动、认领微心愿的志愿者,可以获得一张“志愿服务"电子证书,并根据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评选优秀志愿者。
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在社区、广场、公园、商业聚集地,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统一悬挂“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挂牌,制订详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制度,明确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文明倡导、手机充电、雨伞外借等便民行动,还能给环卫工人、交警、城管执法人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饮水、休息场所,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广泛宣传增强社会认知
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列。
公益宣传。充分利用户外大型广告位、建筑工地围挡、电子屏、公交车站牌广告位、各村(社区)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善行义举、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宣传。
典型宣传。充分运用新闻媒体、文艺作品和事迹展览、基层巡讲、“故事汇"巡演等多种形式,加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和宣传全国、全区以及全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社区和志愿者的先进经验和感人事迹,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充分形成“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
阵地宣传。重点宣传各县新文明实践中心,各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讲习所、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标准志愿服务站点。
新闻推荐
为基层减负为实干加码 市督查考评办改进督查考核工作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陆燕不搞花拳绣腿,才能脚下有根;摒弃繁文缛节,才能真抓实干。只有给基层干部“松绑”,才能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用...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