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打通富民“经络” 钦北区以“产业富民”为依托推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梁生 实习生 邱佳思
村民采摘小青柑 本报记者 梁生 摄
铁北区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以“产业富民”专项活动为依托,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格局不断优化,发展瓶颈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农民开拓更多更广的致富道路。
发展绿色种植助农增收
在钦北区大直镇富贵柑橘专业合作社小青柑基地,漫山遍野的果树硕果累累,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小青柑以及打包装箱,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据了解,该基地采取“村委+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市场”的发展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发展青柑茶产业,提高小青柑的附加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当地贫困户和群众就业创业增收拓宽渠道,解决贫困户家门口就业难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的问题。
在大直镇群富牛大力基地,山头连片的牛大力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该基地于2013年成立,种植面积从最初300亩到现在超过1000亩,约50多万株,引领和辐射周边群众发展种植牛大力已有二三千亩。
大直镇党委扎实推进党建富民,各村已经制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目前,全镇23个村委全部成立村民合作社,全镇新型合作主体89个,农业示范基地29个。截至2019年6月,该镇已经建立牛大力种植基地、皇马金花茶种植基地、屯平金花茶示范合作社等1个县级示范园区,2个乡级示范园,6个村级示范点,大力构建以牛大力、金花茶、坚果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多元经济拓宽渠道
钦北区那蒙镇垭山村一直就有种植苗木的传统,为发展和提升传统苗木产业,该村于2017年成立康民种养合作社,由村“两委”干部任合作社成员,依托积累的资源优势,发挥村“两委”干部中党员能人带动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发展理念,在苗木示范区的带动下,改变了部分村原本发展慢,农田丢荒、群众对发展产业没动力、经济收入低的现象,村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该村建设有村级集体经济苗木基地31亩,种植有砂糖橘、沃柑和芒果等果苗和绿化苗近20万株,竹荪示范基地4亩。
垭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小龙介绍说,去年全村培育芒果苗木2800多亩,总销售额达6800多万,苗木销往百色、贵州、海南等地区。全村115户中就有80户参与芒果苗木培育,去年每户平均增收5000元。“竹荪种植效益不错,预计一亩纯利润可达12000元,是一个很好的扶贫项目,目前已有30多户农户报名种植。下一步,我们会提供技术培训和品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希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实现共同致富。”吴小龙说。
吴小龙表示,垭山村将通过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鼓励带动农民加入合作社,促进“示范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模式,努力将示范区创建成集苗木生产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林业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互协调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苗木产业示范区。
打造高端产业引领转型
走进钦北区小董镇榃头村委宝鸭坪村,随处可见房前屋后的盆景、花卉苗木。作为绿色产业,花卉苗木的培育既美化了村庄,也为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村党支部书记董双才介绍说,宝鸭坪村于1984年开始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目前核心区种植面积有1530亩,品种主要以桃花、茶花、桂花、发财树、罗汉松等为主,果苗有番石榴、黄金百香果、葡萄苗等。花卉苗木销往广西各市,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2018年,全村花卉苗木销量达200万株,产值约2100万元。“现在有村民开始尝试培育一些高端盆景和新优特色的花卉苗木,如四季山茶花、巴西樱桃、蓝玫瑰樱桃等。下一步,我们将往高端特优产业方向发展,提高花卉苗木的产值。”
目前,钦北区共有174个行政村(含社区),已全部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农村经济“体质”不断增强,“一村一品”格局逐步形成,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钦北区持续巩固和扩大“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成果,重点推动“三变”改革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引领全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选好书包啦!本报记者赖昕通讯员黄嫔宁丁攀摄影报道“哇,这么多衣服可以挑!”7月20日,钦北区那蒙镇陂角村委、贵台镇那桃村,...
钦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钦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