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携手育人才经验共享保安全市应急管理局与企业互派干部挂职做法获全国推广

钦州日报 2019-07-09 10:01 大字

本报讯 6月26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在重庆市召开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交流会,会上,重庆、上海等8个地区做了交流发言,其中,钦州是唯一一个参加会议并发言的地级市。会上,市应急管理局领导作了《以挂促学、引才助监,努力实现部门监管能力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双提升、双促进—广西钦州市应急管理局开展政企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汇报》为题的典型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震动与共鸣。

近年来,随着钦州形成以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粮油食品加工、电子信息、能源、林木加工、林浆纸、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产业集群,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呈现越来越重的趋势,责任也越来越大。在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一时难以跟上需求的情况下,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和市委书记王革冰、市长谭丕创的指示精神,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相关企业的配合下,创新干部使用机制,敢于“先吃螃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人才不足的问题,“走出去”就是选派中层干部到企业兼岗挂职,“请进来”就是商讨企业选派中层干部或者专业技术骨干到该局脱岗挂职。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广西东油沥青公司、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国投钦州港口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广西钦州石油分公司、中粮油脂钦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派出8名中层干部或者专业技术骨干到该局脱岗挂职;该局则派出6名中层干部到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等6家重点企业兼岗挂职。此外,钦州港区也安排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辖区重点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到1年不等的兼岗或脱岗挂职。

应急管理部门与企业通过互派干部交流挂职机制,实现了人才互动、经验共享,达到政府部门、企业、个人和社会四赢的目的。一赢,对应急管理部门而言,通过派人到企业跟班学习锻炼和从企业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到应急管理部门挂职,充实监管力量,弥补应急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尤其是专业技术力量缺乏问题,使应急管理工作更接地气,为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提供便利。二赢,对企业而言,通过互派干部交流挂职,实施角色互换,丰富了企业与应急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赢,对个人而言,挂职干部获得锻炼机会,提升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个人成长进步。四赢,对社会而言,企业挂职人员在协助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监管的同时,把本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在应急管理部门进行分享,应急管理部门通过收集重点企业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做法,在全市企业进行推广,取得了较好效果。

市应急管理部门与企业互派干部交流挂职这一创新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一年来,全市未发生人员死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国家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浩水,应急管理部危化司司长孙广宇和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卢小萍莅临钦州检查指导工作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加赞赏。此次会议,王浩水还特意对钦州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说:“对于双向挂职,去年我们就想全国铺开,也已经向中组部汇报,钦州开展的政企互派干部挂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在中组部还没有明确发文,各省可以先探索。”卢小萍会后专门给该局主要领导打电话表示祝贺,指出这是近年来广西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领域第一次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感谢钦州给广西争光长脸。此前,《中国应急管理报》和自治区《安全生产与监督》杂志分别报道了这一经验作法。此次会议结束后,多家单位打来电话,或通过其他方式向该局索要先进材料,并表示将在近期到钦州参观学习。(李焕军)

新闻推荐

优质服务促发展

送上锦旗表谢意本报记者夏玮蔓通讯员蒋瑞卿摄本报讯(记者夏玮蔓通讯员蒋瑞卿)近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赠送钦州...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