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绣花”功夫 促产业兴旺——钦州市产业扶贫工作亮点频现

钦州日报 2018-07-01 04:22 大字

本报记者 莫正阳

“扶贫工作,必须用‘绣花功夫\’,牢牢把握‘精准\’,确保产业扶贫取得新突破。”钦州市产业扶贫工作以此为抓手和引领,呈现多机制发展的良好局面。2017年以来,已脱贫摘帽村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率达88.13%。

以特色为抓手 拓展市场空间

结合地域特点,立足当地实际,钦州市发展种植业在特色水果、秋冬菜、中药材、马铃薯、甜玉米、茶叶、富硒米等特色产业上下功夫。目前,全市301个贫困村中已全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产业扶贫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14000万元。其中,2017年自治区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400万元,其中安排贫困户产业发展种植2.6万亩、家禽养殖46万羽、家畜养殖2.7万头/只、水产养殖4.6万公斤。此外还扶持蛇蜂等特种养殖,受益贫困户15127户60508人。2018年,自治区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600万元,其中安排贫困户产业发展发展种植0.93万亩、家禽养殖27万羽、家畜养殖0.63万头/只、水产养殖16万公斤,受益贫困户11504户37190人。

向“精”“深”要效益 拒绝“谷贱伤农”

农产品深加工是钦州市产业扶贫的一块短板,这块短板补不齐,贫困户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的问题就难解决。今年,钦州市计划出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规划,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与加工的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努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钦州市是南向通道的重要港口城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大势所趋,不仅要把西南腹地的产品运出去、把东南亚的水果海鲜运进来,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荔枝、龙眼、辣椒、大蚝、对虾等特色农产品运销到国内外。

2017年以来,全市新建36个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推出“店商+电商”模式。目前,东盟商贸城“阿里巴巴网络批发平台”入驻商家410家,商品45751件,月成交额300多万元;“东盟汇”平台注册分销商248人,整合货源280余款产品,先后孵化出钦州绿色梦贸易公司、万国码头等一批电商创业公司,每天销售海鸭蛋达10万个,不仅有效地解决海鸭蛋等特色产品的销售问题,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强化科技支撑 典型带动效应

钦州市还广泛发动申报贫困村能力提升、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扶贫”科技项目,强化项目支持引导。全市成立7个农业产业扶贫技术专家服务组,选聘159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村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确保了技术到位,实现了科技服务覆盖全市所有贫困村。目前,全市贫困村已有专门的科技特派员,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还要继续整合农业、林业、科技、水产畜牧等技术人员力量,实行挂牌帮扶,确保每个产业都有专家具体指导,每个村都有技术人员帮扶。

同时,积极宣传产业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典型,重点推广“企业+合作社+村+基地+农户”“合作社+村+基地+农户”等多种有效经营模式,通过以强带弱、强弱组合的形式带动贫困村发展优势特色养殖,提振贫困农民发展产业信心,推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目前,全市有67家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结对帮扶工作,企业以记账赊销方式向贫困户提供鸡(猪)苗、饲料、兽药,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回收产品并按合同价与养殖户结算,保证贫困户有预期的收入。

新闻推荐

钦州市教育代表团赴台参加两岸城市教育论坛交流两岸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

本报讯(记者夏玮蔓通讯员余世颖)日前,由台湾花莲县政府和台北市文化教育交流发展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两岸城市教育论坛在台湾花...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