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钦州日报 2018-05-18 21:57 大字

(上接01版)各单位立足部门职能、围绕推动产业扶贫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形成《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措施汇编》;强化督促指导,市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21个成员单位全覆盖联系督导全市66个镇(街道),每月坚持“两随机”深入镇、村实地督导集体经济项目建设。

目前,全市30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的村187个(已脱贫摘帽村141个),占62.13%;有集体经济项目的村278个,占92.36%。全市932个行政村、51个农村社区,已100%设立村民合作社,并完成登记注册工作,其中800个村有集体经济项目,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的村301个,占30.62%。选优派强队伍 汇聚发展合力

促进脱贫攻坚、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听党指挥、坚强有力的驻村工作队伍。今年2月份,钦州市按照“因村派人精准”的要求,坚持选能人、配强人,选派新一轮工作队员(含工作分队长和第一书记)2698名,有效充实了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力量。“今天上午,到贫困户家中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并开展了产业验收拍照工作。”5月3日,钦南区那彭镇后立村第一书记米德伟在“钦州智慧党建”手机APP平台“第一书记”专栏更新了一条工作日志,并附上2张现场图片。他表示:“自从有了智慧党建APP和‘第一书记\’专栏,记录和汇报工作方便多了。”

钦州市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借助“钦州智慧党建”手机APP平台,创新设置“第一书记”模块,在全区首创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在线报告制度,市委书记、组织部长以及各派出单位领导等可随时查看第一书记工作动态,实现24小时“在线督查”,推动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更好地发挥作用、履职尽责。

为充分调动队伍积极性,钦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考核考评机制,重视基层用人导向,注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重用人才,充分激发驻村队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干事动力。

新闻推荐

办理公积金业务不用再复印身份证时间:5月15日起

本报讯(记者周丽虹)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日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简化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业务办...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