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带动种植“网红”直播带货

钦州日报 2020-05-19 09:26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江洪作通讯员 黎熙舟 黄廷玺)炎热的夏日,一种神奇的食物悄然占据灵山人的菜盘子。人们将白黄瓜焯水后通过重物挤压脱水制成“瓜皮”。瓜皮在当地深受追捧,甚至一度成为人们夏季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5月16日清晨,在距离旧州镇菜市场12公里以外的沉木村黄瓜基地里,一株株翠绿的瓜藤抽出嫩芽缓缓地伸向阳光,散发清香的花蕾张开心房迎接朝露;篱笆下,鲜嫩的黄瓜挺着硕大的肚皮格外吸人眼球,远处的山峰传来布谷鸟的声声呼唤,随着太阳渐渐升起,整片基地在露珠的点缀下熠熠发光,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些黄瓜都是早上还带着露水的时候采摘的,鲜嫩可口,水分最充足,全是绿色无公害的,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加个微信订购啦!”此时,瓜田里三五个工人娴熟地采摘着黄瓜,一旁的基地负责人李尚河则将基地内的情况拍到网上并附上说明。

李尚河是旧州镇县级人大代表,在当地人眼中是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任职人大代表以来,他多次到一线联系选民群众,倾听民生热点难题。为了解决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难的问题,去年12月,李尚河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流转了当地农户的1.73公顷水田,并返聘当地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户到基地打工,通过种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白黄瓜,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我们种植以酥脆、高产闻名的白黄瓜为主,从今年的4月中旬采摘第一批黄瓜开始,每天都有600多公斤的产量,这样的产能预计还能持续采摘到6月中旬。采摘后的黄瓜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以每公斤2元-6元不等的价格在本地市场销售,不到半天就抢购一空了。因为是在本地销售,因此也省去了一大笔长途运输费用。”李尚河说,“等这批黄瓜全部售出,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当地更多的群众增产增收。”

现如今,在这种“互联网+农业”产业模式的依托下,不仅解决更多像李尚河一样种植大户们的销售难题,也让当地的群众看到脱贫增收路上的希望。“相较于农村地区传统的商业形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的农村电子商务更具优势。电子商务提供交易市场、农产品招标和农产品直销等模式,让农户在交易过程中有效降低交易时间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质量,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流通环节多、损耗大等问题。”旧州镇镇长郑金政说道。

近年来,灵山县积极探索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深挖细掘荔枝、春茶、沃柑等特色优势产业,把特色优势产业加工锻造成品牌产业、富民产业的同时,利用“网红经济”的红利,扩大农产品销售和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先后打造“巧妇9妹”“佛子十六哥”等多名网红达人,并通过网络红人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农户借助“互联网+”的翅膀实现增收,走上脱贫致富路。

新闻推荐

书香灵山 读懂英雄灵山举办第五届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

灵山讯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推动读书活动进单位、校园、社区,向抗疫英雄、医务人员致敬,4月22日,“书香灵山·悦读荔乡”灵...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