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微光星火燎原 钦州社工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小记

钦州日报 2020-03-13 08:52 大字

社工和志愿者教儿童戴儿童口罩

市心之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其他社会组织为医护人员捐赠物资

本报记者赖昕 通讯员 黄嫔宁李烨 摄

线下协助社区入户探访、宣传科普、捐赠物资,线上建立QQ群、微信群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生活帮助等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钦州市社工机构针对疫情期间群众产生的心理恐慌、生活困难、社交需求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发挥专业所长,下沉社区防疫一线,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投身疫情防控,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初心使命。

闻“疫”而动 逆行助战“当时电视上都在倡议不出门,我每天一出门,我妈就特别担心,总试着说服我,但我‘不听话’啊,总想着自己要做点什么。”聊起参与社区疫情排查,市乐益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王文彦笑着打趣。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疫情防控期间,钦州市乐益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助钦南区新隆社区联系101家商铺,服务时长总计136小时,对钦北区永福社区398户居民进行疫情排查,发放宣传资料300多张。在摸查走访社区商铺时,一家车行的销售员推脱说公章不在,晚点通知老板送过来,但社工再次到店铺时还是未签字盖章。考虑到防疫形势紧迫,乐益行社工立即请民警过来协商,经过民警协商和社工耐心科普防疫知识之后,店铺老板配合签下了承诺书。

社工们在大家都不出门的日子里,每天忙碌在社区里。据不完全统计,钦州市社会工作者们对老年人开展入户探访50多人次,协助办理通行证200人次,排查人员、采集信息500多人次,测量体温、普及科学抗疫知识600余人次,张贴紧急通知200多张,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

党员先行 热心支援“这个特殊的时候,社工力量帮得上忙,而且我们还是党员,应该先上先行。”抗“疫”当前,钦州市佳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黄燕玲带头积极支援武汉。该支部全体党员借助网络、微信等平台,通过线上的危机介入知识培训,加入到武汉当地的居民微信群中,每天分为三个时间段,每个时段在居民群内都会有一名党员主要负责,为当地居民提供疫情中如何防护自己、如何照顾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如何缓解自身或亲人因患病产生的焦虑情绪和压力、为亲人患病或去世的家属做危机介入等线上服务。

武汉当地的居家老人陆奶奶由于哥哥生前一直是她照顾,哥哥染上了新冠肺炎去世之后,老人终日惶恐,害怕自己也被感染,在微信群里寻求帮助。收到求助信息后,佳青党支部马上为其开展一对一的辅导服务,并每日定期安排党员与陆奶奶微信聊天,安抚陆奶奶的焦虑情绪,及时向陆奶奶普及科学防疫知识,让陆奶奶安心居家隔离。截至目前,钦州市佳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已线上支援45天,共计服务1620个小时。

在疫情面前,心理也需要“防护服”。钦州市三人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10名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成立了“三人行新冠肺炎心理服务志愿小分队”,56岁的老党员陆叔带头主动请缨,坚持上岗,深入社区开展居民心理疏导、人员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该服务中心还开通了“三人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援助咨询热线”,帮助缓解群众因疫情引起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关怀群众 真情守护“喂,是陈社工吗,我妹妹又发病了,现在家里没有药,也没有车出去,怎么办?”2月5日,灵山县新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陈莉莉接到一通紧急电话,檀圩镇一名患精神疾病的儿童在家突然发病,监护人正不知所措。陈莉莉立马和其他社工分头行动,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远程指导告知监护人如何带患者就诊,安抚监护人紧张的情绪;并联系可以外出的车辆,安排患者和监护人前往看诊;同时联系医院的医生告知患者的具体病情、用药情况和断药情况。30分钟后,患者和监护人安全到达就诊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疫情防控期间,灵山县新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特困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老人开展入户探访50人次,通过电话、QQ、微信等宣传疫情防控常识50多人次。社工们还通过专业知识为居民疏导负面情绪。

浦北县耕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们逆行而上,开展“线上陪伴+线下服务”模式,陪伴19名独居、困难、高龄老年人平缓渡过这段特殊时期。

除社区居民、困难群众等,社工也积极关怀支持一线医护人员。钦州市心之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其他社会组织,为灵山县的医护人员筹集、捐赠了5批物资,总价值达21万元,贴心为一线医护人员送上保障和温暖。

新闻推荐

李加合:防控“急先锋”

本报记者陆铭通讯员陈雪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就是战场。为了抗击疫情,在医院院党支部的号召下,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