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贵不辍 人生亦丰收

钦州日报 2019-09-03 10:55 大字

黄静影

■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信息化,无不需要在全新知识体系下培养的各方面人才来支援,更需要一批又一批有梦想、有热情、肯付出的年轻一代紧随前辈的步伐磨砺意志和才能,直至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成为国之栋梁

人物:推广病虫防治技术30年的劳恒

故事:30年前,20出头的劳恒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在很多同龄人都选择外出“见世面”找发财致富之路时,他一头扎入了田间地头,孜孜不倦地推广病虫防治技术,为农业增产丰收保驾护航。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已经是灵山县植保植检站站长,依旧奔走在扎根多年的这片土地上,哪里有作物虫害,哪里就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30年耕耘不辍,自然“硕果”累累,劳恒曾多次荣获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广西区农业厅的表彰,并先后被授予钦州市第五批和第六批拔尖人才、灵山县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灵山县第七批拔尖人才称号,2015年4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植物源果树杀虫剂和植物源蔬菜杀虫剂两项专利。劳恒以自己的行动深刻诠释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点评:在很多人眼里,农业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词,甚至“土得掉渣”,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在择业时不会第一时间考虑到回到家乡,为农业发展而奋斗,而劳恒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眷恋土地、渴望丰收的人。

30年前的广西,很多偏远农村的农业依旧处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看老天爷“脸色”吃饭的时期,旱涝灾害、虫害等都是影响农业丰收的重要因素,防治虫害便是劳恒这个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样的要求也提醒了我们,发展现代化农业离不开有知识、有技能、能创新的新时代劳动者,离不开秉承“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振兴乡村而努力的新时代奋斗者。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要靠“人”,特别是各类有能力、有毅力的“人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农业科技工作者更是关键之一,他们负责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可大大推动农业发展可持续化进程。这样的人不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惰者,也不能是不思进取的懈怠者,更不能是见利而争、利尽而去的投机者,而必须是无论何时都不忘初心、心无旁骛,能在攻坚克难中不断突破自我的奋斗者。

作为农民的儿子、专业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劳恒30年来恪守职责,勇于拼搏,敢于钻研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从当年青涩的小伙子成长为地方专业领域的中流砥柱,成为在灵山这片热土上名副其实的“老黄牛”。他身上除了有农民传统的勤劳、刻苦、实干,还有多了科技工作者坚守、创新、突破的特质,这些都是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的可贵品质。

农业乃国之根本,要完成乡村振兴的伟业,一定少不了全身心投入农业发展的工匠们、劳模们,而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肯贴近土地的人,往往能发现大有可为的空间。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信息化,无不需要在全新知识体系下培养的各方面人才来支援,更需要一批又一批有梦想、有热情、肯付出的年轻一代紧随前辈的步伐磨砺意志和才能,直至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成为新的国之栋梁。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耕耘不辍,丰收可期。渴望人生得丰收的我们,要学会将面对草木蔓发时迸发的热情,化作耕耘不辍的动力,在春山可望时满怀希望,向着丰收可期的未来稳步疾驰,在广袤土地上创造硕果累累的丰收,也实现自我人生的丰收。

新闻推荐

兵分多路扫黑 集中警力除恶

钦北讯8月22日凌晨4时许,钦北公安机关兵分多路对平吉镇朱林村委涉嫌敲诈勒索犯罪团伙成员开展集中拘传行动,共成功抓获11名...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