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血管”根治“贫病” 从农村路网发展看灵山70年时代变迁

钦州日报 2019-09-02 10:14 大字

李平

从泥泞狭窄、高低不平的乡村土路,到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乡村公路垂直升级;从马车、架子车到自行车、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再到“小面包”、小汽车,乡村公路也见证了交通工具的迅速换代。

八月,荔乡大地郁郁葱葱,村民山坡采茶、山下摘果,民歌小调响彻山际,欣喜期待着又一次丰收。放眼望去,日益畅通完善的农村路网翻山越河、纵横驰骋,一条条乡村公路承载着新中国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迁,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也支撑起当地“交通+旅游”“交通+电商”“交通+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支撑起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梦。

路通了,村子活了

一条路可以改变一个村庄,一条路能够带动一个产业,一条路能够致富一方百姓。8月21日,在灵山县烟墩镇,村民刘家盛说:“我们镇这么多年男女老少都做竹编。以前,出去卖竹编要用自行车搭着几捆竹编走上几个小时到县城。因为不便于运出,好多村民把做竹编的手艺丢了。后来路修好了,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为我们节约了时间和运输成本。”

如今,进得来、行得通、走得畅,四通八达的乡村路网连通了县、镇、村,极大地缩短了城乡通行时间,不仅成为方便群众出行、带动产业发展的幸福路,更成为一项增强群众获得感的民心工程。

灵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昭林介绍:“通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是交通的‘毛细血管’。我们着力提升出行品质,持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让农村公路沿线处处是公园。”

随着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和日益完善,乡土间曾经闲置的资源逐渐苏醒,乡村公路不仅成为连接城乡的快速干道,更因沿途风景美丽,为人们出行增添了一抹亮色。该县通过资源挖掘、项目整合,打造了以农家乐、民宿、赏花、摘果为主的乡村旅游基地,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路网,串联起了乡村故居、文化古村落、荔枝示范园区等,旅游资源串连成线、连线成片,全县呈现出“交通+旅游”发展的新态势。

目前,该县已建成灵山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区、三隆番桃园家庭农场、佛子镇元眼村乡村旅游扶贫观光园等20多个乡村旅游景区,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9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487.6万人次,同比增长36.13%。

路好了,产业旺了

种养是山区贫困村的主要产业。过去,受制于路,灵山县三海街道英爪村产业难以兴旺,“山货进城、网购下乡”成为空话,在2015年被认定为“十三五”贫困村。

如今,依靠完善的村屯公路,英爪村成功对接上了全国市场。(下转08版)

新闻推荐

老板垫资危房改造 贫困户圆了安居梦

深情握手邓亮堂认真细致地检查新房的装修质量邓亮堂和贫困户在新房外交流“感谢党的好政策,多亏致富带头人邓亮堂垫...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