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香粽王香飘飘

钦州日报 2019-01-15 11:33 大字

灵山大粽泰香粽王制作技艺是张氏祖上传承,迄今已有130代历史。年关近,泰香粽王订单多生产忙,销售火爆,正是:

本报记者 陆铭

2018年6月15日,在灵山县荔枝节活动上588斤重的泰香粽王受到市民热捧。

1月12日,年味渐浓,在灵山泰香王食品厂里,5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地生产泰香粽王,有洗叶淘米的、腌制包粽的、煮制出锅的、包装运送的、往来采购的,一派热火朝天。

“在灵山,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吃大粽。我每年回家过年,年三十晚团圆桌上必然摆着一条泰香粽王的金榜题名猪蹄大粽,味道还是儿时的那么香,糯而不糊,肥而不腻,这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老味道。”远在广东打工的灵山人邓坚说。

灵山大粽曾连续两届获得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金奖,是广西最著名的传统风味美食之一,而泰香粽王是慰问东盟驻南宁总领事馆唯一指定民族文化礼品,成为了灵山特产与东盟国家交流的桥梁和文化使者。2017年,灵山县政府把灵山大粽制作技艺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灵山县泰香王食品厂总经理张龙芬被指定为灵山大粽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目前是灵山县唯一一个,被人们喜称为“大粽哥”。

张龙芬介绍说,泰香粽王风味独特,人们曾说,要品家乡老味道,就吃家乡泰香粽王。其爱人叶鹏2010年下岗,2012年创办了灵山泰香王食品厂,以生产泰香粽王为主打产品,带动了周边村庄一批妇女就业创业,成为灵山县妇联在“两新”组织创建的首个“妇女之家”、灵山县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对灵山大粽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近年来,灵山泰香粽王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并拥有多项粽子国家发明专利,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泰香粽王又推出“粽彩鹿肉大粽”,得到了众多吃家的喜爱,特别受到家里有大考的家庭欢迎,现在订单应接不暇,排单已在10几天之后。

眼下在灵山泰香王食品厂里,来电订购的、来函预订的、线上电商的、线下上门订购的,一片繁忙!泰香粽王远销区内外各地城市,其中区内主要销往钦州、南宁、北海、桂林等地区,区外主要销往香港、广州、深圳、山东、武汉、北京等城市,销售火爆,香飘全国,大有“龙润九州天下春,泰香满园万家福”之象。

张氏祖上传承灵山大粽制作技艺130代历史:出了灵山大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龙芬

灵山大粽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大粽寓意“年粽年年中”谐音,寓意来年有好的彩头,粽子包得如一个个饱满的金元宝,象征家业兴旺、老少安康、如意吉祥,招财进宝。因此,灵山大粽是灵山县内城乡每年春节必备、普遍制作的过节食品之一,是春节期间亲朋送礼和招待宾客的颇具地方特色的食品。

灵山县旧州镇双金村的张龙芬家族,张氏祖上传承灵山大粽制作技艺已经有130代历史了,是包粽世家。到张龙芬婆婆这一代,大粽制作技艺已经非常成熟,此前所包的大粽一般只用于过年过节、亲朋好友之间走访的礼物。到了张龙芬这一代,大粽成了商品,1988年张龙芬大姐张明芳在灵山县城开了一个卖大小粽子的摊位,将张氏粽子带到县城落地生根。

1991年,张龙芬从广西农学院毕业,分配到灵山县凉果厂工作,1997年,他又开了一间豆酱、泡菜小作坊,目的传承和发展灵山传统小吃。张龙芬爱人叶鹏2010年从灵山县服装厂下岗,她下岗不下志,决心要带动下岗姐妹创造一番事业。于是不甘心碌碌无为的她,想到了从小耳濡目染的包大粽技艺,于是她先向大姐请教如何包好大粽,接着虚心向民间包粽大师学习,一来二去,学会包制灵山特有的枕头大粽,粽子味道老道、鲜美,于是她也做起了粽子的买卖。

不做不知道,粽子由于采用本地优质大香糯、黑土小绿豆,还专门保留了张氏家传“良公”密制36味香料酒腌制和传统果木柴火煮制10个小时以上而成,因此香气满屋,具有“糯而不糊,肥而不腻,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独特风味,因而受到了广大吃客的欢迎,非常有市场,刚开始每天销售达到几百个大粽以上,且供不应求。叶鹏掘到了第一桶金,夫妇俩于是一合计,于2012年成立了灵山泰香王食品厂,以生产泰香粽王为主打产品,产品具有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SC生产认证),开始了灵山大粽泰香粽王的大规模、标准化、品牌化的生产销售之路。

泰香粽王生产的系列品种有:光宗耀祖十全庆典大粽、吉祥如意金鸡事业大粽、金榜题名猪蹄状元大粽、如日中天板栗海鲜大粽、腊妹子腊排骨香妃粽、五花腩肉年年探花粽、黑米肉蛋妈妈养生粽、红豆相思书生风情粽、苏木红心秀才处子粽、草木灰水妙笔生花粽等各具特色的灵山大粽,并于三年前开发了泰香家园品牌,销售大头菜、梅菜、泡菜、蜜蜂等荔乡特产。

现在,泰香粽王已经从最初的日销几百个大粽到现在的日销1500至2000个大粽,厂房占地2000多平方米。作为灵山大粽的主要生产商和优秀品牌,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通过电商购买泰香粽王认识了灵山大粽,泰香粽王的名声远播,灵山大粽的名声也越来越响。泰香粽王对灵山大粽的文化、品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每说到此,张龙芬夫妇很是自豪地说:“中央电视台CCTV2、CCTV7、CCTV10报道过我们生产的灵山大粽,为灵山特产传统文化的推广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县妇联首个“妇女之家”、巾帼示范基地:

泰香粽王带动一批妇女就业创业“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我成了留守儿童,一年见到父母的机会很少,我深知留守儿童的不易。现在我成家了,不想儿女成为留守儿童,于是2016年我向叶鹏学技艺,当年6月就在灵山县城开了一个卖大小粽子的糖水店,一天能买出150个小粽子,这样解决了生计问题,也能照顾我的儿女。现在的我很满足,非常感谢叶鹏夫妇的无私帮助。”在灵山县城自己包粽子卖的灵山县旧州镇双金村村民张慧玲说。

这样的例子不只一个,还有很多很多……

而早在2010年叶鹏包粽卖时,叶鹏的粽子生意便日见红火,那时就已经聘请了十多名妇女帮忙,加上她乐于助人,愿意传授包粽技艺,所以2012年12月7日以她为法人代表成立的泰香食品厂,因企业经营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较强,所聘请的职工都是下岗女职工和返乡女农民工,灵山县妇联将其创建为灵山县首个“两新组织”“妇女之家”,同年,授予其“灵山县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荣誉加身,使命加强,叶鹏夫妇更乐于传授包粽技艺了。而泰香王食品厂旺季时有本村和周边村平塘、六峰村、佛子大芦村、旧州双金村近50多名妇女在厂里干活,淡季时有一部分人便离开厂子,自己包小粽卖,也能养家糊口。8年来厂里流动的女工人不少,加上还有不少妇女慕名前来请教包粽技艺,学会了便离开厂子,利用包粽技艺赚钱养家。据不完全统计,8年来有超过200人在泰香王食品厂学会了包粽技艺,带动了一批妇女就业创业。

善心变成爱心,叶鹏夫妇热心公益:

助人变成常事,爱心温暖需帮助的人

创业成功的叶鹏夫妇深知创业的艰辛,也知生活的不易,他们对灵山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热心赞助,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感同身受,乐于伸出援手。“做人要知道感恩,但帮助了别人,不要想着回报,只求问心无愧就好。”这是叶鹏夫妇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们首先要敬老,让现场的老人先吃。”2018年6月,在灵山县荔枝节活动期间,泰香王食品厂赞助的重达294公斤“粽王”坐着10多人抬的大轿上台,张龙芬手持宝剑站在大粽前,庄严肃穆,在一系列开粽仪式和祝福后,灵山泰香王食品厂的工作人员把“粽王”分给现场群众享用。“好吃!泰香真是太香了!我还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大粽。”现场75岁的群众王梅开心地说。

泰香粽王作为“庆典大粽专业户”,2018年,在灵山县光大房产举办的活动、灵山县首届大粽美食节年货迎春花会、灵山县荔枝节活动、2018年灵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等活动上,泰香王食品厂参与和赞助了分别重达84公斤、244公斤、294公斤、94公斤不同“粽王”。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至今,泰香王食品厂就包了不止十条“粽王”参与和赞助灵山县的大型喜庆活动和一些房地产的庆典活动,这不仅宣传了灵山大粽品牌,还让灵山大粽名气和大粽文化越来越响,也为活动增添了不少看点和喜庆祥和的气氛。

从2015年开始,叶鹏夫妇便多次参与在“六一”儿童节时去慰问邻近小学、新圩平王小学和特教学校的师生们;中秋节去慰问灵山县光荣院的孤寡老人;亲朋好友患病,他们也伸出援手,行捐资捐物等善举;2018年还在食药监局的组织下捐钱买化肥慰问太平六谭村贫困户……

对此,叶鹏夫妇说:“我们只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希望我们泰香粽王更加发扬光大,尽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

新闻推荐

灵山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学习蓝标河先进事迹把榜样的力量化作强大动力

灵山讯“蓝标河同志的勤奋、爱民、敬业,值得我们向他学习,特别是他身上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对党忠诚、对群众负责...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