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迟来的身份证本报记者 赖昕 通讯员 苏树茂 钟文洪

钦州日报 2018-08-09 10:32 大字

7月10日,驻桥梓村扶贫工作队员为罗英送来新办理的户口簿和身份证 本报记者 赖昕 通讯员 苏树茂 钟文洪摄

“等了30年,终于等到了,感谢你们啊……”日前,接过驻村工作队员专程送来的身份证那一瞬间,灵山县檀圩镇桥梓村委文头麓村贫困户罗英双手颤抖、眼中含泪。她拿着身份证反反复复端详上面的照片、名字。

一张身份证,为何办要等30年?

原来,罗英还有个凄惨的身世。她自小就被卖到烟墩镇某农户家做童养媳,亲生父母是谁、祖籍在哪全都是无从考究的问题。在原夫家,她没有身份,没有地位,只有干不完的农活。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罗英认识了老实巴交的灵山县檀圩镇桥梓村村民黄雁源,在他人介绍撮合下,1982年的夏天,罗英和黄雁源走到了一起。

日子过得不富裕,倒也平淡而温馨,但始终有一桩心事压在罗英的心中:从小到大,原夫家没有为她办理入户,她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属于“黑户”。以前,罗英并不清楚户口和身份证有何用途,但随着国家各类惠民政策奖补都需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后,她切身感受到了户口、身份证的重要性。她渴望拥有户口、拥有身份证,摆脱“黑户”的阴影。

实际办起身份证来,由于罗英缺少出生证明、祖籍不明、个人信息不全等因素,导致她多次向有关部门申报户口都无果而终。“我已经是80岁的人了。其实,办了身份证也没有多大用处。我嫁到桥梓村已将近40年,希望能够名正言顺地生活在桥梓这片我最熟悉的土地里。”谈起办理身份证的原因,罗英迫切而执着。

2018年6月初,新一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此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工作队立即将此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安排专人负责,联同帮扶联系人一遍遍到公安部门咨询协调罗英户口、身份证补办事宜;积极协调檀圩、烟墩两镇民政部门,走村庄访群众,搜集整理罗英出生信息、证人证言等相关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25日,灵山县公安局批准了罗英的户籍申请。兴奋的工作队员立即带着罗英到当地派出所采集指纹、照片等基本信息,办理入户及身份证。

为罗英办理户口和身份证,是驻桥梓村扶贫工作队千万驻村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驻桥梓村扶贫工作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市纪委、市方志办、钦州盐务局等帮扶单位的支持帮扶下,多方争取各类帮扶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个,大力发展林下养鸡、沙塘蜜橘种植和肉牛养殖等扶贫产业,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桥梓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内,全村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30户、130人已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灵山发放首批货车司机会员服务卡

本报讯近日,灵山县总工会在货车司机会员集结地(永东物流有限公司)发放首批会员服务卡,各物流货运公司货车司机会员代表50多人...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