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飞洲传奇——少年冯子材

钦州日报 2018-07-13 09:21 大字

从这里磨炼过,走出去的民族英雄冯子材,更曾经使世界一时目瞪口呆,侵略者惊呼:“始知中国之不可恫吓也!”缸瓦窑村,钦州历史文化瑰宝之地。

中篇传记小说

李世川著

一些论者说:“钦州,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事实上,这个说法,是要商榷的。说一个地方有多少年历史,应指明哪一种概念,比如说,进入文明期?比如说,设立行政管理的时间?如上述的说法,“一千四百多年”,只能是钦州“得名”的这一时限概念。而在此前,实际上,自秦始皇开疆并将岭南划三郡的公元前214年起,钦州已进入中华文明期了。你不认为这也已是钦州历史吗?而钦州这块土地,则于南北朝刘宋大明四至八年间设立郡级建置,州级建置则在肖梁的普通四(523)年。这些都是“钦州历史”的节点。因此,“得名”的时间绝不应是“钦州历史”的唯一准确时限概念。正如北京得名的时间不应是中国历史的起点时间一样。

根据上面的回顾,钦州的历史,就有五个节点:秦始皇开疆、刘宋设宋寿郡、肖梁设安州、钦州迁南宾县、钦州迁今址。

宋寿郡遗址在今钦北区平吉镇牛江村公所古城角村,城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20米,东西城墙尚存轮廓,残高1.5-2米,残宽约5-8米,部分护城河残宽8米。宋寿郡至590年撤,历时130年。宋寿郡下设宋寿县同址,宋寿县至598年改名钦江县。至大宋开宝五年972撤,此地作为县治,历时512年。

1977年,广西区文物工作队实地考察,采集到文物标本有青瓦片和残砖等。

安州遗址位于今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上东坝村北200米处,坐北向南,形似正方形,边长约160米,城内地面高出城外2-3米,城外南、西、北三面有护城河,宽约13米,深约3米,东面无濠但临江。城外有古庙遗址,有水井,城西南角有一水道口。隋开皇十八年安州改名钦州,唐贞观十年(636),钦州治所迁入灵山南宾县城。(此时南宾县城改名灵山县迁至今址)。此城作为州治共113年。

1977年,广西区文物工作队考察时采集到鎏金小佛像,莲花瓣瓦当,席纹陶片,绳纹砖等,多系隋唐文物遗存。

钦州故城遗址位于灵山旧州圩西边,坐北向南临江,东西长270米,南北宽135米,城基厚14米,残高4-5米,城外有护濠残迹。遗址中常有隋、唐至宋的砖、瓦、陶、瓷、金属出土物。至北宋天圣元年(1023)迁离,这里为钦州州治共387年。

但上述这些故城,包括天圣元年迁至今址的钦州故城,一概都只是土夯的城墙体。

直至明洪武四年(1371),钦州方用火砖砌设城墙。

土夯城墙改砖砌城墙。历史,是如何把这一荣光交由什么人的呢?原来,1356年3月,朱元璋攻取了集庆(今南京),便接受朱升的建议,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以致后来由于“倭寇”匪患猖獗,沿海更以筑城御寇为大计,从辽东到广东,各地无不根据中央的指示而不遗余力,修筑起一座座坚固的卫城、所城。

就是朝廷诏各地“高筑墙”的时候,横州(今天横县)永淳圩的缸瓦师父张国泰、莫国麟、苏田董、刘昌贤、颜文秉五人闻知各处都要烧砖砌城,钦州城墙砖尚无人烧制,便义结兄弟到钦州承领。他们选择了东岸这片地,既有坡度很缓的矮小山岗可就坡建龙窑,又有大片冲积平原可种植粮蔬,还可以就地取泥烧砖做缸瓦,特别是有一条弯曲小河(现在称为缸瓦沟)便于载出运入。于是,他们立下了土地神位,立下了三界神位,便以陶制业开基建村了。没有人特地为之安一个这样的村名,却因为这一专一的职业,村名自然便随口叫缸瓦窑村。当然,他们首先要完成烧制火砖的任务。烧制这种建筑用陶,只需就地取泥,就地砌建起数座包子形的小砖窑。现在村中一张两三米深的大鱼塘就是当年就地取泥把一个小山坡挖成的深坑。

州府念其功,也就划出一段地带给他们专门销售缸瓦,聊作奖励。这就是前面述说到濠坝街东头临江的缸瓦行。

我们于是可以从缸瓦窑村的建村起因和经过,窥见钦州历史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但这只是缸瓦窑村三大历史功勋之一。

缸瓦窑村的第二大历史功勋是:从这里走出国门的坭兴陶,让世界爱不释手,赞叹中华文化之深厚隽永。尤其自从坭兴与江苏紫砂陶、四川荣昌陶、云南建水陶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钦州被称中国第二陶都。旧金山世博会获金牌奖之后,近年(二十一世纪)被联合国授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缸瓦窑村正是这个名响环球的陶产品的发祥地、摇篮。

缸瓦窑村的第三大历史功勋是:

从这里磨炼过,走出去的民族英雄冯子材,更曾经使世界一时目瞪口呆,侵略者惊呼:“始知中国之不可恫吓也!”

缸瓦窑村,钦州历史文化瑰宝之地。

连载⑥ (未完待续)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转载。)

新闻推荐

迷信毁路 后悔莫及

灵山讯近日,灵山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一起故意用挖掘机、铲车、后驱动毁坏灵山县三海街道办鹤岭村水泥路的案件进行审查,以涉...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