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放飞清洁梦想——访中国发明创造奖获得者邹振生

贵港日报 2016-10-28 00:00 大字

图为邹振生正在进行试验。图/文本报记者  张日芳

20年前,同学说这里荷花很美,但水很臭,他便把脏水带回家实验;20年来,他借车间,求平台,投他乡,住破房,带领儿子开辟治污阵地;现在,他的研究成果造福城乡,跨越国门——

这几天,广西国宏智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宏智鸿公司”)总工程师邹振生既兴奋又有点紧张——第六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要在贵港开展了,他研发的最佳成果“一种双膜式生物反映器”将在家乡亮相。

该成果于今年1月获国家发明专利证号。从2007年开始研发至今,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城乡清洁领域。20年来,他在环保领域的研发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省部级科技研究成果8项。他的清洁梦想,飞起来了!

梦想源于乡情

腊丸催生灵感

1996年一个夏日,邹振生在外地工作的一个同学来贵港,看望下岗半年的他。傍晚,他们散步到东汕塘莲塘边。同学说:“这荷花很美,但水很臭呀。”细看,池中竟有死鱼。他一阵心痛,自己是贵县街人,历以东湖为荣,以荷城为傲,同学的话不经意撕开了家乡“美丽”的面纱。第二天,他发现这里周边饭店废水直接排进莲塘。油污消耗水中氧气,鱼儿怎会不死、池水怎能不臭?他决定做一件事。

邹振生取池水样本回家做去污实验。他用混凝、沉淀、吸附、过滤的方法滤油,都不行。污油太多,能不能先将它集中清除呢?当时,他母亲常服腊壳药丸,积有很多腊壳。一天,母亲叫他将腊壳集中加热熔成块,她要把腊搓在纳鞋的线上。邹振生因自己的实验难以推进,心情恍惚,拿腊壳时竟将几个掉进了一煲隔夜的骨头汤里。他捞起一个,突然眼前一亮:“啊,有了!”原来,汤里的腊壳周围全是油团。

邹振生找到突破实验的灵感。后来,他用腊球和钢丝球过滤浮油、饭渣悬浮物,效果很好。1999年,“一种高浓度含油废水处理装置”技术成为他的首个发明专利。

支持冲破阻碍

试验一炮打响

邹振生拿着这个专利去找环保部门,希望技术得到推广。负责人说这只是实验,得有实例。他找了几家饭店,均被拒绝。这个自信的男人,坐在东湖边暗自落泪。后来,市人大代表、新海源饭店李老板表示支持。

该店饭店提供试验场地,但经费呢?大儿子拿出准备结婚的2.8万元:“搏一搏!”邹振生买来钢材、活性炭、腊球、水泵、风机等材料后,借用贵钢一旧车间开始加工污水处理设备。刚在广西大学毕业的小儿子邹清川(下称“小川”),自愿助力父亲。

设备装进新海源饭店,调试后出水清澈。邹振生用矿泉水瓶接满一瓶,放在工地留待对比,不料被一位农民工当矿泉水喝了。邹振生有点担心。第二天过去,见那农民工一切正常,他才放下心来。

设备运行效果需要检测。得知专业检测需上万元时,邹振生让小川回广西大学借仪器,再凑上几个玻璃杯和塑料瓶,把家里阳台做成实验室,先行自测。

条件有限,邹振生用仪器和ph试纸检测处理出水的化学需氧量和酸碱度,再通过肉眼观察和自己喝水来判断悬浮物多少和细菌是否达标。多次“半人工”检测这四大指标后,他请来专业人员检测。检测显示,试验成功。但对方不太相信,一周后悄悄来重测一次,事实证明这是真的。

他乡开拓阵地

进程一波三折

2004年7月,钦州市灵山县因马鞍山屠宰场废水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政府决心整改,并组队前往区内多个地市寻找合作方,最终选定邹振生。

邹振生带着小川赶往灵山,因经济拮据住进马鞍山屠宰厂猪舍旁的杂物房。实地考察后,他们设计好钢结构废水反应箱体图纸,委托贵糖机械厂加工,同时着手准备水管的安装、微生物实验及培植菌种等配套工作。

为节省开支,他们购买施工材料时,连进城(距灵山县城10公里)的车费都省了。一天,为买一个配件,小川步行到城区,再返回,足足两个小时。看到儿子头发凌乱,满身大汗,他心痛得说不出话,默默递过一条汗巾。

两个月后,钢体反应箱安装成功,培养起来的微生物母菌随即进池,但繁殖失败了。一个月后重新投放,再次失败。原来,他们片面追求有机污染的降低,忽略了氨氮化解的基本条件,致出水氨氮超标。他们调整方案:加强废水中浮油和残渣的截除,减少氨氮的产生;控制和减少好氧反应强度,在确保污染物指标达标的前提下,使有机污染物满足氨氮反应碳源需求。

果然,重新处理的出水各项指标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看到合格的监测报告时,父子俩相拥而泣。他们突破了长期以来困扰业界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难题,引起轰动,技术得到推广。

先进理念指引

难题化身杰作

2005年初,邹振生在覃塘区石卡镇医院废水处理中遇到治理病菌和重金属难题,父子俩攻关半年都不成功。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膜技术。

“‘膜\’的概念,我查资料时接触过,当时国内正在实验,看到的都是理论。”邹振生说。该工艺源自美国,小川便让熟悉外语的表弟帮查美国文献,把国外做法翻译来参考。通过学习,他提供图纸和设计方案,利用杭州一厂家生产一套膜组件。

此时,邹振生已组建贵港市智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膜组件,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高效去除医疗废水中的有机物、破坏病原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消毒效果的处理系统,成功解决石卡镇医院废水处理难题。他将实践提升到理论,率先在全国提出反粒度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和双膜式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国家核心科技期刊发表论文,引起业内响应。

2006年5月,邹振生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五次世界水大会,介绍其膜工程应用技术成果和反粒度生物膜理论,国内外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德国专家罗斯伸出大姆指:“verygood,ad-miyeyou(很好,很敬佩你)!”

2007年,邹振生采用生物膜反应处理和膜生物反应器,研发了一种双膜式生物反应器,在覃塘区人民医院派上用场。他不采用任何化学消毒药剂,而是以微生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另利用不同微生物去除氨氮和磷,再通过加强型膜过滤。该处理结果经验收达国家级排污标准,覃塘区人民医院率先在广西实现无二次污染医疗废水排放。一天,市领导去检查,看到农民用医院排放的水淋菜,很惊讶:“这水可以淋菜?”一位菜农说“没事,我光脚就踩进来。”

吸收用于奉献

梦想走向世界

2015年5月,经广西国资委批准,贵港市智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区直国有企业广西国宏经济发展集团组合,更名为广西国宏智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70岁的邹振生出任总工程师。由他主持发明的一种双膜式生物反应器、生物膜+纤维膜动态分离、ZY-M双膜式生物反应器,成为公司三大核心技术。

今年3月,柬埔寨金边市一公司看上了国宏智鸿公司的先进技术后,想用他们的设备。7月上旬,国宏智鸿公司的生物膜+纤维膜动态分离技术处理设备在对方公司开始运作,满足了该公司每天加工100吨大米排放的废水处理和200人以上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邹振生的清洁梦想走向世界了——他的书房摆着中国发明创造奖、全国肉类食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贵港市杰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10多项荣誉证书。近日,他与记者分享了一点趣事:1977年,他考上广西电大(玉林分校),当时不能脱产学习,时身为司机的他只要碰上运猪去梧州的日子,便提前到早上五点出发,以便到玉林时停车去听两节课后再去梧州;在贵港、梧州码头候船过江的十分八分钟,他都在驾驶室看书,很多高等数学题是在那里运算出来的。他55岁时向儿子学习计算机操作,与时代一同进步。他说,吸收为了奉献,拥有知识,大胆实践,善于积累,才能推动创新,造福社会。

新闻推荐

富硒水稻让“钱袋子”鼓起来——市文新广电局帮扶华楠村脱贫工作纪实

晨报记者李鹏钧灵山县太平镇华楠村全镇四面环山,是山区农业村,道路崎岖,基础设施差,但自从钦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以下简称“市文新广电局”)作为该村的帮扶牵头单位,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到该村...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